萬科變身國有控股 華潤等三方齊否

上海證券報

text

【亞太日報訊】圍繞著萬科各大勢力陣營展開的話語權之爭,整個事件走勢高潮叠起且愈發捉摸不定。在此背景下,市場中有關本次事件的傳言、謠言也日漸增多,但最終多被證偽。

在監管部門的高度關註下,“萬科股權戰”各方今日通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臺,就前期傳出的股權交易傳聞進行了集體澄清。

近日有多家媒體報道稱,華潤、深鐵將溢價收購寶能所持有的萬科股份,交易完成後華潤、深鐵分列上市公司第一和第二大股東,而萬科也將轉變為國有控股企業。而記者註意到,該消息一經發出即獲得外界廣泛轉載,深交所隨即於7月8日向萬科下發《關註函》,要求確認相關媒體傳聞是否屬實。

而根據萬科今日公告內容,作為傳聞當事方的華潤和寶能均表示傳聞內容並不屬實,深圳市地鐵集團也表示不存在單獨或與其他方共同溢價收購寶能所持萬科股份的行為或類似籌劃。

事實上,在萬科A股復牌後,寶能7月5日便再度進場增持萬科股份,加之其持股比例達到了25%,因此出於規避短線交易的規定,其在今後半年內並不能轉讓所持股份,因此上述報道從發布伊始便註定是不實傳言。

不過,向來不主動發聲的寶能,還是借助本次澄清傳言的機會,一並澄清了外界報道的其他言論。由於寶能在萬科復牌後再度“高歌猛進”、一路增持,大筆資金豪擲的背後,外界對其資金來源也產生了質疑,並認為寶能頻繁發債是為了補充因高杠桿舉牌萬科而緊繃的現金流,且監管部門對其發債的態度也愈發審慎。

對此,寶能在今日復函中特別提及,鉅盛華(寶能核心成員)及其相關關聯機構分別在深交所和上交所申請募集發行債券,主要是為了相關募資主體自身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相關債券發行計劃正依照募資主體自身的業務需求和市場情況有序推進,公司亦就此與相關交易所和承銷機構保持著良好的溝通。

而在回復函結尾,寶能依舊“冷酷”地表示:“除依據法律法規、監管要求或確有必要,公司不會對毫無根據、胡亂編造的謠言或猜測發布特別澄清或解釋。”

但換一角度來看,寶能在萬科股權爭奪戰中“多做少說”的戰略定位,的確令外界很難猜測其真實核心意圖。而面對事件發展的諸多變數,一些大型投行機構也對萬科未來前景表現出了擔憂。

瑞信在日前發布的研報中,便將萬科A股的目標價由原先的20.8元下調至10.1元,其同時將萬科H股給出“跑輸大市”的評級,目標價由原先的25.4港元調低至12.1港元。該行還將萬科H股2016至2018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10.3%、17.8%及22.7%。

瑞信表示,萬科董事會成員和某些主要股東的紛爭將影響公司執行力,從而削弱萬科未來的收入增長能力。同時,萬科信用評級的下調壓力也使得其一些工程和合同面臨終止的危險。瑞信同時認為,相關事件的不確定性將是拖累萬科股價的一大因素,萬科任何專業管理團隊的離開,對公司都將是災難。而在基本因素方面,萬科以推動銷售量為主的營運模式,將無可避免地令毛利率下降,若與另一港股公司中國海外發展直接比較,其盈利差距正被拉開。

不過,相較於中介機構的預判,對於利用杠桿資金增持萬科股份,同時也要堅決改組萬科董事會的寶能而言,其是否也已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情形作了充分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