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寄给武汉买家的信,抚平了藏于生活拐角的隔膜

新京报网

text

这两天,一封由厦门寄往武汉的信刷屏网络。

据媒体报道,收信人张先生在某二手物品电商平台上给儿子购得一台电子琴。卖家杨女士得知他是武汉人后,不仅寄来了电子琴,赠送衣服、玩具、药膏等,还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就当我是你的邻居,你身边的朋友,最最平常的相互转赠,孩子穿小了的衣物,您一定不会嫌弃;我觉得可口的食物,想与你一同分享……请您接纳我的不见外,不带一丝丝怜悯与施舍的心态,我只是个平凡的人,用最淳朴的感情和眼泪来远望,远望您和家人们过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日子。”

家里小孩穿不下的衣服,送给更适合的同龄人;从国外买回来的药膏,如获至宝般分享给亲近的人;家乡的特产寄给远方的朋友,就好像在和对方面对面喝茶闲聊……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淳朴而又最动人的邻里情,但却在两条素未谋面、因买家“武汉人”这层身份而短暂相交的平行线上得以体现,这份感同身受让人舒心。

为素不相识的武汉朋友交付时间、倾注情感,这在以前,看似有点“不见外”。但疫情之后,这份“自来熟”散落满地。许多善意与关怀,正通过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抵达人心。那些藏于生活拐角处的焦虑与担忧,也被这些举动悄然融化,人们眼里重新有了粼粼波光。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良善的光影,在那段柔软的“停港时间”里,许多人都主动成为了照亮彼此的光源。看到卖家写给武汉买家的信后,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经历的温暖瞬间——

“一个月前,在南城隧道,前方一辆鄂A别克,隧道堵车,我敲开司机的玻璃窗,拱手说了一声:您辛苦了。”

“想起一月底在网上买了几条裙子,卖家说她被困在湖北发不了货,让我申请退款。我说我不退,等湖北解封以后再发货就好。四月,订单终于显示发货了。虽然澳洲已经冬天了,那几条夏天的裙子还在海上漂着,但觉得等待是应该的。”

……

这些生活中不经意出现的甜,让人觉得世界温柔了一下又一下。生生不息的希望与孜孜不倦的善意,在一封信、一道家乡菜、一声感谢中被点燃,也成为了我们来过、抚慰过的温情见证。

在厦门卖家寄给武汉买家的信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如此这般,最平常而已”的情绪。或许,正是这些平凡而珍贵的互动与回馈,让那些暂时被黑暗包围的人,少了许多慌乱,多了几分从容。

而当乌云终于散去,万物澄明,我们也在此间收获了这段特殊历程的通关卡,上面还应有一行注解:“去寻找并保护那些生活中仍然温柔的部分”。

□张晓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