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企业东鹏控股回A上市,业绩却面临下行压力

界面新闻

text

在证监会核准首发申请一个多月后,东鹏控股在10月19日正式登陆深交所,发行价格为11.35元/股。截止当日下午闭市,东鹏控股以16.34元/股价格收盘,涨幅达到43.96%,总市值冲上191.67亿元。

东鹏控股成立于1972年,主要从事于以瓷砖和洁具为代表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住宅产品中主要用于墙面、厨卫空间、阳台、地面的装修装饰。这也是继蒙娜丽莎、帝欧家居、惠达卫浴、海鸥住工、悦心健康之后,又一家上市的陶瓷卫浴企业。

东鹏控股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募资主要是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包括开展年产315万平方米新型环保生态石板材改造项目、扩建4条陶瓷生产线项目、年产260万件节水型卫生洁具及100万件五金龙头建设项目等。

事实上,东鹏控股的A股上市之路并不顺利。早在2013年,东鹏控股就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但上市价格不到3港币/股,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徘徊。在东鹏3年多的港股旅程中,东鹏控股的最高股价也只约有4.5港币/股的价格,总市值也只达到60亿港元左右。

低估值也是促使东鹏控股私有化后回A股的主要因素之一。2016年初,东鹏控股提出私有化建议,东鹏大股东何新明与Max Glory计划按每股计划股份4.48港元回收股份。按当时汇率计算,私有化花费约为2亿元人民币。

2016年6月,东鹏正式从香港退市。8个月后,在中国证监管理委员会网站上显示,东鹏控股已经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到2017年9月,证监会披露了东鹏控股首次公开发行招股说明申报稿。

不过由于环保标准趋严、行业产能过剩等原因,直到2年后,东鹏控股IPO才正式过会,而到今年9月才能到证监会到核准申请,并在10月19日上市敲钟。

但从上市首日的市值来看,作为东鹏控股大股东,何新明多年等待的回A道路显然是值得的。根据股本结构穿透后的持股比例,何新明的持股比例约为46.39%,上市首日的身价就超过88亿元,甚至高于在港股上市时的公司整体市值。

需要注意的是,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今年陶瓷行业整体都面临下行压力。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9月中国陶瓷产品出口量为721.7万吨,同比下降1.2%,但环比已有上涨趋势。而从今年整体俩看,今年各月出口量较去年均呈同比下降,其中4、5月份同比降幅分别超过34%和41%。但随着疫情缓解以及各项经济指标的恢复,陶瓷行业市场在下半年已呈现恢复趋势。

东鹏控股在10月18日发布的《上市首日风险提示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0年1-9月可实现营业收入45.58亿元-46.63亿元,同比下降约为 3.27%-5.44%;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区间为4.04亿元-4.29亿元,同比下降区间为23.58%-28.05%。

另外,从2016年开始房产政策对热点城市由松到紧、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作为房地产下游企业的家居企业,仍然受到的市场变化带来的业绩影响。

东鹏控股在公告中显示,2017年-2020年1-6月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9.32亿元、7.01亿元、7.18亿元和1.79亿元。如果按照公告目前预测年度扣非净利的5.82亿元计算,从2017-2020年公司的利润在持续下降。

东鹏称,今年1-6月扣非后净利同比下降39.13%,除了疫情影响之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为扩大销售规模对产品市场价格进行调整,导致销售单价降低。可以看出,东鹏现阶段的战略方向是试图通过“以价换量”占据市场份额。

通过私有化成功回A股市场的东鹏控股,显然能够解决之前低估值和募资能力的问题。不过如何在陶瓷行业整体面临下行趋势的压力下,进一步抢占市场,拉动销售和利润,是这家陶瓷头部企业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