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郗爱旗在病房中会诊。 祁海宁 摄
中新网西宁5月14日电 题:专访青海抗“疫”专家:寻“患”问药三十载胜利后再出发
作者胡贵龙潘雨洁
“在抗‘疫’主战场上,全院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今后要继续提升专业水平,与医院共同成长。”日前,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院长郗爱旗在国际护士节纪念活动上表示。
此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作为青海省唯一一家省级救治定点医院,该院历经一月的紧张救治,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青海也成为全国第二个患者清零的省份。
图为郗爱旗(右四)与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合影。 祁海宁 摄
彼时,到任院长不足三月的郗爱旗被任命为省级疫情防控救治医疗组、专家组组长。与疫情抢时间,他带领医院迅速行动、有效应对,与团队共同研讨救治手段,提出高海拔地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氧合指数诊断标准的校对建议,后被纳入第七版国家诊疗方案。
面对如此重大、突发的疫情,郗爱旗临危受命,坐阵抗“疫”主战场靠前指挥,身后是需要保护的医护人员和民众,他觉得“肩上的担子一下变得很重”。
然而,凭借丰富的医学研究经历,他们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症状,最终找出适当、针对性强的救治方法。郗爱旗称,三十年来,搞研究一直是自己“最熟悉、最习惯、最喜欢”的事。
1986年,22岁的郗爱旗刚刚成为医生。当时,不少来青海办企业、开工厂的外地人均伴有不同程度和症状的高原病,他和同事便想研制抗缺氧、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帮助这些支援青海建设的外地人更好地适应高原环境”。
图为郗爱旗在会议中。 祁海宁 摄
他回忆,最初在茶卡盐场开展调研时,看到不少牧民脸颊、嘴唇发紫,“他们长期受高原病折磨,生活质量很低。”然而,受交通条件限制,“连火车都没见过”的牧民想去省会西宁治疗,在当时几乎不可能。此情此景更加坚定他和同事们就地取材、研发特效药的决心。
此后数年,他们遍访高寒牧区草原,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草滩上、帐篷里、种羊场等地展开调研、寻“患”问药,遴选、采集几十种当地常用的藏草药植物,带回西宁做实验。
“那时没有自动化的实验装置,低压氧舱全靠人工操作,”郗爱旗说,为了模拟海拔三千米的实验环境,氧舱运转中需不停地用宽皮带抽氧降压,“经常到半夜皮带烧断了,我们赶紧爬起床去换。”
从广泛调研到反复尝试的实验、临床验证,1998年,他的团队终于成功申请复方天棘胶囊等三种藏药制剂的国家专利和生产准字号,并获得第十届中国科技发明博览会银奖、国家五部委颁发的重点新产品证书。
最初从病患身上获得启发,经过数年潜心钻研,研制出的产品成功投放市场,令成千上万高原病患者受益。
“搞一个研究项目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需要团队的持久专注,”郗爱旗觉得,尽管过程中“心累”,但自己依旧热爱,“因为它能开拓我的眼界,还能帮助无数人。”
在他看来,需要帮助的不仅患者,身边的人同样需要。
到任院长后,他积极促成与苏州大学的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组织各科室联合会诊。周会上,他紧盯着站在台上交流发言的科室,心里判断着每支队伍的潜力和优势。
“帮人,也是在用人。”他认为,年轻的医师需要“伯乐”,只有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充分历练的平台和机会,才能为医院培养、输送更多骨干人。
每天早晨七点半,郗爱旗会在新盖的住院大楼间踱步思索,四处留心,“虽然大楼和设备都是崭新的,但医院想要可持续发展,最终要靠培养人才、提升医疗质量。”
图为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举行的国际护士节纪念活动现场。 祁海宁 摄
从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入院到最后一例治愈出院,战“疫”持续了整整一月。郗爱旗清楚记得,医院“满月清零”那天,正好是自己担任院长的第一百天。
“满月、百天、清零”,在他眼中,这些象征新生的词汇代表着勇气。几近花甲之年,他离开曾经热爱、熟悉的科研,肩负着带领全院的责任,今后要在新挑战中继续摸索。
“战‘疫’胜利确实能够提振大家的精气神,凝聚人心,但这只是暂时的,”他说,“好做法要怎么维持、延续成效,医院要如何规范管理、形成常态机制,接下来必须思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