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藏傳佛教神奇的辯經活動

text

新華社西藏昌都6月2日電

題:探尋藏傳佛教神奇的辯經活動

新華社記者王守寶

在上千平米大小、鋪滿碎石的院子裏,數百僧人席地而坐,七八人圍坐成一小組,其中一人站立,右手劃過天空,向左手拍去,發出“啪啪”聲響。站立者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圍坐者口若懸河,對答如流,辯論到激烈處,站立者頻頻擊掌,腿腳揮舞。這是記者在西藏昌都強巴林寺看到的辯經場景。

辯經,藏傳佛教中僧人學習佛法的獨特方式,具有上千年曆史,在西藏格魯派寺廟如拉薩色拉寺、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昌都強巴林寺等尤為出名。

藏曆四月,高原大地一片暖意,夏季辯經大法會在強巴林寺拉開帷幕,持續20天時間。在此期間,寺廟通過頻繁舉辦大規模辯經活動,讓僧人進一步理解佛教經典,增加對佛法的領悟。

夏季辯經大法會期間,佛法活動要通宵達旦地進行。通常全寺僧人要分兩個大班,白天兩班僧人既要辯經也要誦經。夜晚10時到淩晨6時全部為辯經活動,由兩班僧人隔天輪流開展。

上午,辯經場陽光明媚,柳樹成蔭,斑駁的光影灑在辯經場的碎石上。辯經前,大部分僧人先在此集體誦經。數百僧人正襟危坐,呈半圓狀。一部分高僧大德面對僧人端坐在前方中央,三兩高僧在誦經僧人周圍走動,以觀他們誦經是否專心。

中午時分,誦經結束,僧人們分別組成多個辯經小組,開始了場面壯觀的辯經活動。下午的佛事活動,依然讓整個強巴林寺籠罩在“思想激烈碰撞”的學習氛圍中。

太陽墜入西山,繁星點綴在強巴林寺夜空,僧人披著月光走進辯經場,個個神采飛揚。少頃,嘹亮的辯經聲、擊掌聲,回蕩在夜晚星空,縈繞在強巴林寺金頂。

記者看到,辯經過程中,沒有長幼之分,氣氛活躍,年輕者可以和年老者就自己對佛教經典的理解進行辯論,相互激發、相互學習。

獨特的辯經聲穿過寺院,飄向遠方,吸引眾多信教群眾駐足觀望,一些人脫帽跪地而拜。

入寺7年的強巴林寺僧人登增元丁說,辯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一對一的形式,即小組僧人中一人提問,另一人來回答;另一種是由一人設立命題,然後辯經小組僧人圍繞這個命題廣泛發表意見,通常是站立者提問或設立命題。

“辯經的主要內容以格魯派的重要著作為主,稱‘五部經典’,包括《現觀莊嚴論》、《中觀論》、《釋星論》、《律》、《俱舍》。”他說。

據了解,辯經小組一般由2到10人組成,基本上是同班級的僧人。在強巴林寺,同一年入寺的僧人會被分到一個班級,目前,共分12個班,一個班平均100人。

登增元丁說,辯經過程中的擊掌動作,一方面可以激發辯論的激情,調動學習氣氛;另一方面,通過擊掌來驅散僧人心中邪念,喚醒智慧和慈悲之心。

僧人辯經是獲取藏傳佛教學位的重要依據。登增元丁說,藏傳佛教格魯派中,初級學位有“小座”和“大座”之稱,最高級學位稱“格西”。一般入寺7到8年,可以考小座,再過7到8年考大座,若干年後,可以在拉薩大昭寺傳昭傳召大法會上,考格西學位,這些學位的考試主要以辯經形式進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