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自主航天事業的三大理由——太空實驗、太空經濟、太空安全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黎華玲、劉斐)隨著“天宮二號”日前順利升空入軌,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開始運作。這是中國發展自主航天事業道路上又一個重要里程碑,為進行世界前沿實驗提供匹配的平臺,為發展中國太空經濟築牢基礎,為確保中國太空安全積澱實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專家葉培建認為,儘管國際上有些國家在載人航天領域比中國先行一步,但並不意味著中國今日所做是在重復其路線。中國的載人航天在方法與內容等方面都與國外有所不同,未來或許還會實現超越。

據介紹,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分別以載人飛船、空間實驗室、基本型空間站為主要命題,天宮二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入第二步的第二階段。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說:“天宮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載人航天進入了空間實驗室階段,天宮二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即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然而,當前在太空中已經有國際空間站存在,這個始建於1998年、以美俄為主的國際項目,主要功能是作為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為維持空間站運行,美國航天局每年支付約40億美元,約佔航天局總預算的20%。

那麼,為何中國還要自主研究載人航天、探索太空呢?

中國的空間站基於當代最新技術成果設計建造,信息化程度更高、能力更強。這為今後開展更前沿的科學實驗和太空探索提供了更新、更合適、更可靠的平臺。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帶動了中國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若干領域深入發展,促進了眾多技術學科的交叉和融合。

天宮二號承擔的各類科學實驗多達十多項,涉及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航天醫學等多個領域,任務量空前,而其中絕大多數實驗都觸及當今世界最前沿的探索領域。

天宮二號攜帶了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鐘,要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量子秘鑰,還要探尋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炸——伽馬射線暴,並以水稻和擬南芥為對象研究糧食和蔬菜的空間種植問題。

“中國不是最早進入宇宙空間的,換一個角度理解,反而有後發優勢。近年來,信息技術、新能源、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將綜合體現在中國空間站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葉培建透露,到2020年,中國將會建成重60噸的空間站,科學家、宇航員可以在空間站內進行科學實驗,會有人長期照料空間站,人們可以通過飛船把他們需要的食物、研究工具送上去。

中國計劃在2015-2020年實現邁入航天強國的重點突破,2020-2030年進入航天強國行列,2030-2040年全面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

“中國要發展好航天事業,迎接太空經濟時代的到來。”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為民院士說。

所謂太空經濟是指太空探索和開發活動創造的產品、服務等,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涵蓋通信、金融、醫療、國防等。

美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進行的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曾產生了系列專利產品,包括無線通訊、尿不溼等,而用於健康檢測的CT、核磁共振則是航天飛機項目的產物。這就是航天領域技術的產業鏈延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教授徐世傑表示,中國應該超前佈局一些航天科研探測項目,這樣才能產生新的專利推動技術發展,並反過來二次開發以用於民用,從而擴大航天領域投入的產出效益。

中國去年發佈的國防白皮書強調,太空是國際戰略競爭制高點。密切跟蹤掌握太空態勢,應對太空安全威脅與挑戰,保衛太空資產安全,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維護太空安全。

包為民說,現在世界強國都非常重視太空的進出能力、利用能力、開發能力和控制能力,實際上就是太空安全能力。

葉培建表示,在航天領域,中國並不是一味地和歐美發達國家競爭,而是在按部就班地實現自身的夢想。中國人遲早會走出地球“搖籃”,登上月球、小行星、火星……一方面為人類探索作出貢獻,一方面維護中國人的太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