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东,太平洋之西,海洋与高山在花莲彼此应合,如此壮丽,如此不朽。高山中的逶迤古道,主张了旅人的白日冒险,城市里的夜市灯火通明,承包的却是落日之后的狂欢。
花莲位于太平洋西岸,是台湾风景最美的地区之一。本文图均为 JUN图。
古道与断崖
花莲是台湾最大的县,人口却最少。这里的主角是山,巍峨的、奇巧的、从未开垦过的。居住在此的居民,大多依附大山而生,有不同于其它台湾人的语言、文化和信仰。
太平洋高高拍起白浪,旋转着跌落在海岸的陡峭岩石上,望之令人心惊胆战。山的险峻则要内敛许多,譬如眼前这条锥麓古道,没有踏足半步,是无法想象它的危机四伏。
锥麓古道入口处,全凭游客自觉把申请书投入箱子内,即可自己推门入内。
这条锥麓古道位于三角锥山的山腹间,全长约10.3公里,目前仅开放到3.1公里处的断崖驻在所(派出所)遗址,然后徒步者需要原路折返。整段行程约6.2公里,一部分山上的栈道,宽不过尺余,需要蟹步行走。即便脚力好的人,走完全程也需要6个多小时。因为承载量有限,入内徒步需要事先在太鲁阁国家公园网站申请。
山路在百年前曾是原住民部落的猎径,后来成为日治时期的军用道,沿路有部落遗址、纪念碑等。
最开始的一公里其实是最崎岖的,而结束这段路途的标记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导游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停下太久,因为前方断崖的风景更美,只是容易受天气影响。
锥麓古道完全展示了太鲁阁险峻的地理面貌。
谈谈走走,快到终点时,垂直陡立的大理石峭壁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因立雾溪切穿三角锥山之棱而形成的两个断崖,分别是正对面的锥麓断崖,和相距仅20多米的另一侧福矶断崖。向下望,是公路和溪流,抬头,则是被岩壁垂直切割的天空。云层满布两崖之间,感觉天际触手可及,像武侠小说里头的悬崖峭壁,不知何时会有个少林第一高手扫地僧飞跃而出。
从花莲火车站乘搭花莲客运,在第45个站新峰站下车,便到了今年7月才开放的新景点:亲不知子断崖。这个奇怪的名字来自于一个悲惨的传说:以前当地居民都在崖边的古路来往,甚是危险,相传一个母亲带着孩子通过断崖时,由于地势太险峻,她只可专注地通过断崖,最后发现孩子不知道何时掉下断崖,因而得名。
这条玻璃步道有台湾最险之称。
自从新矶隧道开通,断崖旁一条从1971年便荒弃至今的古道便也重新修整开放,并迎合时下流行的玻璃栈道概念,以透明的强化玻璃为底,沿着断崖峭壁搭建起一条惊心动魄的百米山路。好在真正的玻璃只有短短的20米,更好在这条步道还是单行道,回程只需要沿着新矶隧道走便可以。隧道旁的小商店里摆放着各种花莲原住民的手工艺品,颇为有趣。断崖下还有一个海盗洞,传说荷兰人占领台湾时曾经在这洞穴中避难,不过一切都只是传说。
花莲夜市传说
在台湾,几乎每座城市都有红火的夜市。夜市不但供应各式乡土原味小吃,还有各样新奇货品,可以说是台湾草根文化的缩影。
自从规模不大但很好吃的自强夜市关闭后,东大门夜市便成了花莲人入夜后的首选。这间夜市由四大区域组成:福町夜市、原住民一条街、原来的自强夜市部分摊贩和内地各省一条街,场内共有400多间摊贩,全年无休。
暖黄色的灯光、缭绕的烟火和鼎沸的人声组成了东大门夜市的每个晚上。在这里吃不到什么高级食材,环境也都很糟糕——高举着一路滴下汁水的食物一路还要提防不要擦到别人身上,但正是这些狼狈的边走边吃的晚上,却成了告别台湾后我最想念的片段。
林记烤玉米已开了40多年。
譬如那盒用臭豆腐做的薯条。已经忘了是哪个摊位,但若是循着“臭味”去找一定能找到。传统块状的臭豆腐被切成长条状,再沾上蜂蜜芥末酱,口感十分难忘。还有林记烤玉米,据说是全台湾最有名的烤玉米,已有40多年历史。玉米按份量售价,并像拉面一样分为软、硬、Q(有嚼劲)三种。这里的玉米都是老板在自家农场以有机方法栽种的,加上自家酿造的酱油调味,一口咬下去咸、甜、香,明明是从小到大吃惯的最普通的食物,却有着意外的复杂陌生口感。
庙口红茶店面非常简陋,不过这种简陋也是古早味的一部分。
不过说到饮料,花莲最有名的却并不在东大门,而是城隍庙斜对面的路口转角处的庙口红茶。原本这里是24小时营业,后来老板嫌生意太好太累人,改成现在从早上六点营业到凌晨一点,照样大排长龙。店内以古早味为卖点,玉米蛋饼和红茶是最受欢迎的搭配。店内的装修非常“粗暴”,四根用来接饮料的钢管毫无修饰地裸露在外,直接连接着二楼装饮料的四个桶,只要把水龙头开启,就可以盛到新鲜的红茶和酸梅汁。
这些管子是双层的,外层装有不断循环的冰水,用来冰镇管子里的饮料,因此虽然没有加入冰块,红茶也是冰冰凉凉的,特别解渴,在花莲永远的夏天里,沁凉着旅人的心。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