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兩年 反恐進入攻堅戰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邵傑)到本月底,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佈成立就有兩年了。兩年來,“伊斯蘭國”迅速做大,儼然成為中東地區恐怖主義勢力的代名詞。最近一段時間,相關國家打擊“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伊斯蘭國”也在瘋狂反撲,國際反恐正進入攻堅階段。

“伊斯蘭國”遭受打擊

從5月下旬開始,位於敘利亞北部被“伊斯蘭國”當做首都的拉卡市和戰略重鎮曼比季分別受到“敘利亞民主力量”聯盟武裝和敘政府軍的地面進攻。與此同時,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西50公里的費盧傑市也受到伊拉克政府軍和主要由什葉派武裝人員組成的民兵的進攻。“伊斯蘭國”正遭到多方打擊。

在各方的共同打擊下,猖獗一時的“伊斯蘭國”相繼失去伊拉克西部安巴爾省首府拉馬迪和敘利亞東部古城巴爾米拉等重要據點的控制權。據估算,“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控制區域已減少20%,在伊拉克的控制區域減少了50%,控制人口從900萬下降到600萬,武裝人員也在大幅減少。這些戰績,大大增強了國際輿論對反恐戰爭取得最終勝利的信心。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繼讚認為,任何反人類、反社會的恐怖組織都終將滅亡,“伊斯蘭國”也不可能避免這樣的命運。但是,國際社會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取得反恐戰爭最終勝利的過程將是漫長、痛苦而且代價慘痛的。

各方加強攻勢

“伊斯蘭國”的前身是約旦籍極端分子扎卡維在伊拉克創立的“統一與聖戰組織”,名義上是“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分支,2011年後利用敘利亞陷入內戰的機會把控制範圍從伊拉克北部擴大到敘北部,並更名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2014年6月29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在網際網路上發表聲明,宣佈建立“伊斯蘭國”。

2014年9月,美國宣佈建立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去年8月,美國開始對“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境內目標發動空襲,並在9月把空襲範圍擴大到敘利亞。聯盟中的其他國家也開始空襲“伊斯蘭國”在伊敘境內目標。美國還向伊敘兩國派遣了軍事顧問,訓練當地武裝與“伊斯蘭國”作戰。

俄羅斯則在去年9月宣佈應敘利亞政府邀請出兵該國打擊“伊斯蘭國”。這是俄羅斯進行軍事變革、組建空天部隊之後首次在海外用兵。

在此期間,伊朗也派出大量軍事顧問前往伊拉克和敘利亞,幫助這兩國政府對付恐怖分子和其他反政府武裝。

進入攻堅階段

隨著拉卡戰役、曼比季戰役和費盧傑戰役在5月下旬同時打響,針對“伊斯蘭國”的戰爭正進入攻堅,也堪稱最殘酷的階段。經過兩周戰鬥,伊拉克反恐部隊本月7日進入費盧傑市區,與“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的戰鬥白熱化。對伊拉克政府來說,戰役的勝利近在眼前,但對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來說,家園可能又一次被戰火摧毀。

據被困費盧傑的一位居民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們的生活極其困難,“現在沒有水、電、食物和藥品,甚至沒有辦法撤離交戰區。我們像被困在一座監獄,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被打死。他們(武裝分子)把軍事設施放在居民區周圍,把我們當成防禦空襲的人肉盾牌”。

據當地媒體報道,已有數十名平民在雙方的交火中喪生。此前,在解放拉馬迪的戰役中,市內超過3000棟建築、400多條道路和橋梁被毀壞,800多平民在雙方交火中喪生。

面對各方的聯合打擊、“伊斯蘭國”也在進行瘋狂反撲,在伊敘兩國境內多次製造汽車炸彈襲擊和自殺式炸彈襲擊等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嚴重人員傷亡。

上述景象,是打擊“伊斯蘭國”戰爭殘酷性的一個縮影。面對這種景象,國際社會即使取得了針對“伊斯蘭國”的最終勝利,也必須深刻反思,如何才能從根源上消除恐怖主義,讓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