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消息是,在1月16日下午,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吴花燕的事件中,儿慈会“在操作中确实有不符合规范的地方”。而针对超龄救助现象,儿慈会副秘书长姜莹表示,“9958自2011年成立以来救助了14079名病患,其中超龄的117个,占整个救助群体的0.8%。”而出现超龄救助是因为对“有的救助对象是大学生并且家庭贫困、病情危重的,做的特殊处理。”
同晚,民政部针对此事也发布消息,并约谈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督促其向社会公布募捐和善款使用的情况。同时也表示将对此事进行调查,并根据情况依法依规采取必要措施。
连日来,“9958”引来的争议争议持续发酵。随着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媒体跟进报道,让不少细节浮出水面。例如,吴花燕在治疗期间,对“9958”在一个公益平台发起两期总计40万元的爱心筹款,并不知情。这样的消息,也让儿慈会和“9958”备受质疑。
有些信息,其实是传播过程的误解。比如,媒体采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吴花燕生命的最后阶段在这个医院治疗),医院说,吴花燕属于定点扶贫对象,治疗和住院费用几乎全部报销。这样的解释暗示出“9958”的募捐似乎毫无必要。但是,读者可能并不知道,吴花燕最初是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958”的工作人员是在这家医院的病床看望了她,并且提出募捐的建议。
有些结论,可能是基于不同的理解。“9558”向新京报出示了吴花燕的弟弟吴江龙在募捐协议上的签字,证明他们是“知情”的。但是,吴花燕和家属,确实可能只对最初募捐的行为知情,而对“募捐到100万元”这个结果不知情。不同阶段媒体采访获得的信息混杂在一起,也会让人产生困惑。
相信随着相关部门的介入,这次募捐的所有细节最终都会公开。但是到目前为止,“9958”在这个“项目”的操作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吴花燕去世的当天,有媒体就报道出吴花燕并没有花“9958”募捐到的钱,“9958”在回应的时候,暗示是当地政府“阻挠”他们拨款。吴花燕老家的镇长目前已经出面澄清此事,表示基金会根本没有和他们联系过。
“9958”的回应还包括:
第一,“募捐到的款项,本来准备花在吴花燕的手术上。”吴花燕因为身体原因没法手术,这样一来,责任似乎就不在“9958”身上了。她后期的医院贵医大附院说“定点扶贫对象治疗基本免费”,其实是因为吴花燕的病情已经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医院当然不会轻易收钱。但是这样的解释,确实让“9958”之前的托辞显得更加荒谬了。
第二,“所募捐的款项接下来怎么花,将和吴花燕的家属商量后再做决定”。这相当于暗示整个募捐过程家属都是清楚的,这可能会引发家属的反感。毕竟家属并没有花这笔款项,除了当时签字外,对之后的事情也毫无所知。
目前能够看到的事实是:“9958”确实以吴花燕的名义募捐到百万余元,而不管是主客观原因,这笔钱款的使用确实存在不规范之处。
“9958”陷入困境,有客观原因(吴花燕后来治疗的特殊情况),也有它自身的原因。他们除了动员吴花燕同意募捐的时候比较积极外,后来对治疗以及账目公开,并不积极——既不了解吴花燕病情的进展和转院的情况,也缺乏和家人后续的对接,被媒体报道后,又缺少实事求是的回应。
因此,人们的疑惑或许是有道理的。“儿慈会”和“9958”运营中更多不合理细节被曝光,媒体注意到有救助对象已经死亡,但是“捐款通道”却还在开着;一些救助案例中还存在超龄救助现象;“儿基会”把募集的善款用于理财获利,虽然和吴花燕这笔款项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样做是否合理合法?也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澄清,以回应舆论关切。
说到底,捐款人捐出善款之后,也希望看到慈善组织真正切实尊重受助人的利益,作为基金会,也应该建立更为理性、科学的工作机制。接下来,就看“9958”在这方面有什么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