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如何為絲路沿線國家城市合作創造共贏局面?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記者朱藝】2015年9月11日,在聯合國多邊合作框架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以下簡稱”城市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聯盟以“支援國內外相關城市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加強互聯互通,推進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構想,高度回應“一帶一路”的國家倡議,也進一步擴大了海陸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和城市的利益契合點。在首屆“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城市論壇”召開前夕,城市聯盟秘書長趙永利接受亞太日報專訪。他表示,城市聯盟將為“一帶一路”建設找到新的舉措及發展途徑,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將起到示範作用。

2015年9月11日,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圖為城市聯盟創始成員城市代表合影。

自2013年9月中國領導人向有關國家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以來,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通過與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以及泉州、福州、廈門、漳州等有關機構和城市聯絡溝通,在多年參與絲綢之路區域合作的經驗基礎上,形成了設立“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項目”的構想。

作為“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趙永利表示,“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的出現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擴展和補充。他認為,目前“一帶一路”建設主要在國與國之間的層面進行,然而,發展中國家之間較大的差異以及各國政治因素的影響,使互相間的交流合作節奏放緩。因此,以城市合作共贏為突破口,開展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將更為便利,從而更快的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產生積極的效果。

9月11日,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成立大會趙永利秘書長發言。

趙永利說,城市聯盟希望通過聯合國的項目優勢,建立起“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合作的平臺,秉承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將城市之間的資源進行整合與對接,讓中國的優秀的企業和產品走出去,也將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引進來。

城市聯盟目前有十個創始成員城市,包括土耳其安塔利亞市、伊朗加茲溫市、蒙古烏蘭巴托市、賽普勒斯特羅多斯地區以及中國的泉州、福州、景德鎮、連雲港、鄭州、肇慶。

2015年11月8日,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名誉主席龍永圖在工商理事會上發言。

城市聯盟作為一個跨機構、跨區域的聯盟合作機構,是一次嘗試,也是一次創新。城市聯盟正積極進行成員間合作方式的探索,“5月舉辦的城市論壇,我們利用半天的會期開設多個分論壇,讓城市以及感興趣的企業與聯合國系統的官員進行項目洽談,”趙永利說,“一方面介紹我們城市發展的經驗,吸引國際機構的投資意向,一方面國內和國外有共同需求的城市可相互進行對接。通過類似的活動,我們可以衍生出具體的項目,從而將合作落到實處。”

在談及城市聯盟面臨的實際困難時,趙永利表示,目前遇到的困難主要還是在發展成員上,尤其是國外的成員。“中東地區局勢不穩定,城市的領導也一直在更換,政策沒有連貫性,就很難談合作;另外,日本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以及中亞一帶與歐洲的經貿聯繫較為緊密,因此這些地區的城市對聯盟還是處於觀望狀態。”但他相信憑藉城市聯盟提供的優質服務和有效資源,未來將會吸引這些城市主動加入。

據瞭解,城市聯盟計劃吸引40個“一帶一路”沿線的城市,並且在將來會設立比較嚴謹的准入和准出制度。在未來,將會成為一個類似聯合國的契約型的組織,通過簽署章程的形式進行法律約束。

趙永利最後強調,相信隨著加入城市聯盟的國內外城市越來越多,城市聯盟將會建立起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為“一帶一路”建設找到新發展路徑。今後城市聯盟的發展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將會起到一個推動帶頭和示範作用,它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城市間的多方合作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