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好书|与美国人相关的五本经典摄影画册

澎湃新闻

text

如果将现代美国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那么其自身的影像一定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评论家布鲁克斯曾经写道,“漫无边际的,如广袤的云层般覆盖的理想主义”遍及19世纪的整个民族的文化层面。这就是一种自我的影像的描述,弥漫的,持续不变的。当然,更重要的,不是如云雾般的理想主义空间,更重要的是在云雾之下的日常生活,日复一日,遍及各地,涉及所有的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对美国人描述的大师:马克·吐温,爱德华·霍普,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沃克·伊文思,雅各·劳伦斯,威廉姆·福克纳,道格拉斯·萨尔科,拉尔夫·埃里森,诺曼·梅勒,海伦·里维特,罗伯特·弗兰克,罗伯特·奥尔马,托米·莫里森,等等。这样的名单还可以列举一长串。通俗的或者前卫的,两者交替出现,从而将一个时代的风貌变得如此缤纷多彩。

随着20世纪30年代杂志上图像的激增,一个国家的形象限定也许逐渐偏向了影像的空间。作为一种宣传报道和社会的纪实,不管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摄影在这一领域中的出现完胜所有的对手。当《生活》杂志在1936年诞生的时候,思想体系上的强大力量就已经无可争辩。当然许多人反感它的猎奇,它的感情用事,它的偏向“流行”的自傲,以至于所形成的粗糙的平民色彩。这时候受《财富》杂志的委托,沃克·伊文思和詹姆斯·阿基提出了一种和《生活》杂志分道扬镳的实验空间,申请作为一种“艺术的”和“戏剧化”的摄影方式,以对抗徕卡摄影的随意松散。

和杂志齐头并进的还有画册。尽管读者群相对少了些,但是在政治倾向和装帧形式上则更为多样化。伊文思和阿基在1941年就出版了《现在让我们来赞美名人》一书,一开始仅仅销售四百本。伊文思在1938年出版的画册《美国人图像》也只是稍好一些。但是相对短命的杂志来说,画册的影响力更为持久。画册可以反复阅读,重新评价,深入阐释,甚至可以再版。画册还可以不断地找到新的读者,影响其他人的工作方式。因此这也就形成了持续以恒的影响力,从伊文思的《美国人图像》到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接下去是雅各·霍尔达特的《美国图片》,乔尔·斯腾菲尔德的《美国景色》,直至2010年道格·里卡德的《新美国图像》。

那么,“美国人”在这里意味着什么?从一开始其中的含义就是模棱两可的。伊文思的摄影是指美国人的个体,还是一个主题,抑或是两者皆有之?是陈述一种客观的现实还是另有所指?是对以往的美国人摄影的拒绝还是替代?是否带有讽喻的色彩? 所有的这些计划都是源于一种真诚的邀请,都试图去检验或者证实一个民族所应有的开放的观念。 难度在于,每一个“美国人”的词汇都可能在某些意义上联想到“理想主义的云遮雾绕”。也许可以这样说,真正的“美国人”是有很大的包容性的,涉及到很宽泛为文化范畴。即便是持有不同的看法,也不是与美国人为敌的。这样 一个还在进行中的主题 ,可以让你生发出更多的联想空间。

下面是五本和美国人相关的画册简介——

沃克·伊文思《美国人图像》American Photographs(现代艺术博物馆,1938年)

这本画册是现代艺术博物馆个展时同时推出的,融合了伊文思对欧洲画册的借鉴,以日记体的方式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顺序,表现了摄影家对人物身体、脸部以及晦暗的空间敏锐的关注,带有当代意识的倾向。没有名人,没有高耸的摩天大楼,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然而那些高深莫测的图像是有隐喻的,隐藏着挑衅的意味,是伊文思对他所讨厌的《生活》杂志报道形式的巧妙对应。他的导师和老板克斯滕帮助他完成了全书的结构。其中运用了现代摄影编辑中的两个关键原理:第一部分通过主题和形式连接在一起,第二部分是美国人日常建筑缩略图索引。随着每一幅画面的铺展,让政治的隐喻慢慢消解。的确,这是现代美国人摄影的里程碑之作。

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The Americans(Deipire / crove,1958/59年)

如果说伊文思的美国人在情绪调性和技巧上具有突破性的话,那么罗伯特·弗兰克的图像有着惊人的相似:一个民族日常生活的标志布满了反讽的机智。作为一个忧郁的外来者,弗兰克更容易被看作是比伊文思更为冷静而保持距离的旁观者,尽管相隔了一段时间。过度的暧昧不清,令人不舒服的画面切割,以及几乎不加控制的意外,构成了战后生存的断裂层。这些50年代美国人的切片,看上去是放浪的,精神失常的。弗兰克似乎对当代摄影家的中心议题提出了质疑:如何用图像入侵当代生活的平庸——一个平庸的年代加上平庸的事物——不管是顺其自然还是将其转换成其它什么。弗兰克没有给出答案,但是留给了人们难题。

乔尔·斯腾菲尔德《美国景观》American Prospects(时代书屋/休斯顿艺术博物馆,1987年)

景观可以是一种“视野”,也可以是“可能的未来”。乔尔·斯腾菲尔德拒绝快速的抓拍,而是将坚韧的目光穿透8×10英寸大画幅相机的取景器。《美国景观》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经典构成的连续性,但是许多画面都包含着野性的交织:当消防队员在扑灭一场大火的时候,其中一个消防队员却在火焰的辉映下若无其事地捡取南瓜;一个篮球架如同孤独的哨兵,面对死寂的郊外平原;漂亮的花朵闪烁着迷人的光辉,一侧却是一辆跑车呈现出同样野性的粉红色。理想中的半农业的生活实际上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忧烦,和静态的、沉默的画面非常匹配。一种新的超现实主义浮出水面,或者说曾经就隐藏在光芒之下?斯腾菲尔德的美国似乎出自大卫·林肯的电影。的确,1987年,当《美国景观》出版时,林肯的《蓝色天鹅绒》也是通过郊区复合性的隐喻给人惊讶的一击。

雅各·霍尔达特《美国图像》American Pictures(美国图片基金会,1977/85年)

当弗兰克从摄影转向电影之际,丹麦出生的雅各·霍尔达特找到了不同的方式试图击败传统的陈词滥调,也就是所谓的“诗意的贫乏”。他生活在流动的状态,睡在地板上,呆在朋友家里,纪实了不断发展的边缘状态的美国下层阶级,使用的是小型的半幅相机(在传统的36张画面的胶片上拍摄72幅)。1976年,他回到丹麦,用史诗般的幻灯片展映方式证明了他清醒的、不懈的努力。第二年他自费出版了这些作品,利用了所有可能填满的页面,加上了大量的文本。腐败,滥用毒品,种族主义,穷人的住房和医疗保健,恶化的教育……一下子成为了畅销书。霍尔达特回到美国之后,于1985年出版了这本《美国图像》,在数百所大学展示了他的幻灯 。

道格·里卡德《新美国图像》A New American Picture(怀特出版/舒登,2010年)

2007年,谷歌推出了“街头景观”,通过互联网关注世界范围的街头摄影环境。一辆带着照相机汽车在街头秘密巡游,每隔20米拍摄一组图像。这些图像被集中起来通过导航屏幕构成了全景的空间。大都市的中心成为最为关注的视觉焦点。《新美国图像》呈现给我们的,则是其中单幅的人物和偶然性的群体。这时候焦点退居其次,空间位置也不再重要,关键是将种族和阶层的政治色彩完全缠绕在一起。谷歌模糊了人物的脸。里卡德则是用35mm的照相机拍摄计算机的屏幕,从而成为有选择的经典的“街头摄影家”。的确,《新美国图像》是一次逻辑学上的延伸,是多少年来街头摄影蜿蜒的发展。这本书混杂了人种学的研究,带有主观的观看模式,同时具有尖锐的文化介入。第一版出版了200本,2012年由光圈出版社再版。(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