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个月大的新冠肺炎患儿奇奇出院了,奇奇妈妈说:
“希望疫情早点儿过去,大家都平安!”
2月14日,9个月的奇奇从北京地坛医院康复出院了,与她一同出院的还有她的妈妈和姐姐。本报记者 阎彤摄
通讯员 王燕 本报记者 贾晓宏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昨天清晨,雪花纷飞。9个月大的奇奇(化名)穿着花棉服、粉棉鞋,戴着圆圆的婴儿口罩,从北京地坛医院出院了。她瞪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飞舞的雪花。和奇奇一起出院的还有她的妈妈、姐姐。
“等奇奇长大了,我一定会带她再来北京。”奇奇妈说。“我希望疫情早点儿过去,希望大家都平安,希望生活早日回到正轨。”
一家六口,四人感染
今年1月20日,奇奇跟着哥哥姐姐、爸爸妈妈还有奶奶,从武汉来北京旅游。“行程7天。”奇奇妈说,万万没想到,一家人刚在北京的酒店安顿好,奇奇爸就发起了高烧。
第二天,奇奇爸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在北京的一家定点医院治疗。3个孩子和妈妈、奶奶作为密切接触者,在酒店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1月25日,最让奇奇妈担心的事情发生了:9个月大的奇奇发起了高烧,最高时到了38.8℃。1月26日,母女俩被送到了北京地坛医院,当天均被确诊。作为当时被确诊的年龄最小的患者,奇奇受到大家的关注。
刚刚住进医院,奇奇妈十分焦虑。她担心着在另外一家医院住院的爱人,也担心在酒店里隔离观察的老人和孩子,更担心奇奇,“毕竟孩子太小了。”
2月1日,奇奇的姐姐也确诊了。
护士阿姨和医生“奶爸”
隔离病房里,医生护士都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奇奇看着害怕,哭闹不止。
9个月大的宝宝血管特别细,静脉抽血很困难。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对血管的损伤,护士们选择在奇奇的腿根儿部抽血,操作时,护士们屏住呼吸绷着劲儿,“每次给奇奇抽完血,我们的手都是抖的。”护士长王颖说。
拍CT,奇奇也不配合。放射科的李硕告诉记者,第一次给奇奇拍CT时,孩子还发着烧,小脸烧得红扑扑的,特别烦躁。“护士、孩子妈妈和我一起哄她。”大家使出浑身解数哄孩子,就是想把孩子哄睡着,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镇静剂。
李硕平时在科室里被人打趣为“奶爸”,因为他在家里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每次检查时,超级“奶爸”不仅能哄奇奇,还总会细心地为孩子进行防护,在照射剂量最低的情况下,拍出最清晰的CT片。
“让奇奇觉得像在家!”
令人高兴的是,CT结果显示奇奇肺部症状比较轻。给予对症治疗,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后,很快,奇奇就不发烧了。奇奇妈妈的病情也不严重。
治疗上的难题解决了,但生活上还有一些小难题。“我们住院的时候基本没带生活用品,孩子又到了需要吃辅食的时候。”奇奇妈说,护士长王颖给奇奇买来了果泥、小饼干、香蕉,营养科专门给孩子“开小灶”,米粥、面片汤、鸡蛋羹……每天都不重样儿。喂奇奇前,奇奇妈先尝了尝,“特别清淡,适合孩子。”
住院几天后,见到穿防护服的医生护士,奇奇不害怕了,精神头儿十足,还伸手要抱抱,“我明白,她是想让我抱她出去玩儿。”王颖说,“我们就想让奇奇觉得像在家一样,这有利于康复。”
“终于见到你们的样子了”
“有位女医生,说话细声细气。”奇奇妈说,这位女医生一来查房,自己总会问问孩子的情况。“女医生总是很耐心地听,尽可能给我解释。”
刚刚住院时,奇奇妈特别心急,天天都追着大夫问:“什么时候能出院呀?”后来,奇奇妈不问了,“因为他们让我的心踏实下来,我相信他们。”2月1日,奇奇的姐姐确诊,也送到地坛医院治疗,“这算团聚了!”奇奇妈很乐观,对地坛医院医护人员的信任,让她心里有底。
昨天,奇奇出院。平常一直照顾奇奇的王颖给奇奇准备了一个婴儿口罩。从病房出来,奇奇妈给小女儿戴上了小口罩。王颖也脱下防护服。在奇奇的眼中,王颖变了样子,成了陌生人。奇奇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不敢再伸出手要抱抱。
奇奇妈也终于见到了“说话细声细气”的宋美华医生,“她们平时都穿着防护服,现在我终于知道她们的样子了。”奇奇妈说。
这一次北京之旅,奇奇一家人没有欣赏到北京的风景,却领略到了北京医护人员的关爱。
“欢迎再来北京!”
“有时间去武汉看樱花!”
……
挥手告别时,奇奇妈说:“希望还在住院的患者,要相信国家、相信自己、相信医务人员。我们和医护人员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大家共同努力,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