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創業風氣輸深圳 學者:兩地結合天下無敵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據香港商報16日報道,近日香港中文大學聯同浸會大學發布“全球創業觀察(GEM)香港及深圳研究報告(2016-17)”。報告顯示,去年香港成年人口的創業活動較2009年增加2.06倍,早期創業比例則由2009年的3.64%增至去年的9.44%,但仍遠較深圳的16.04%為低,顯示香港創業風氣已經跑輸深圳。

深圳較香港更願資助創業

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區玉輝解釋,深圳創業氛圍領先香港,除因深圳為一移民城市外,亦由於當地從事大量科研活動,加上深圳銀行及政府均較願意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促使深圳創業風氣領先香港。他續指,香港銀行較為傳統,傾向進行貿易融資,導致香港創業之風跑輸深圳。

要提升香港創業氛圍,區玉輝稱,不論大學還是科研乃至商業機構均應作出努力,但即使要提升香港創業氛圍,亦不應照抄深圳甚至硅谷的一套。為此,他建議,香港可考慮引入海外專才,同時與深圳加強合作,既可達到互補效果,更可提升雙方在內地甚至國際上的競爭力。

區玉輝說:“香港特色與紐約及倫敦相近,可參照上述地區,從事飲食、媒體、金融等傳統企業及相關科技應用;相反,深圳則與硅谷相近,可集中發展高科技。”他認為,兩地可從教育、移民等方面研究合作機會,若港深成功結合,可算是“天下無敵”。

在港創業有獨特優勢

上述研究報告分析了港深兩地的創業活動。報告顯示,香港成年人口的早期創業比例由2009年的3.64%,升至2016年中的9.44%;而深圳成年人口的早期創業比例,則由2009年的4.8%升至2016年年中的16.04%。報告續指,在香港有創業機會的受訪者比例多達56.8%,較2009年大幅增長了2.94倍。

雖然香港真正落實創業計劃者遜於深圳,但報告同時亦點出在港創業的優勢。例如,香港早期企業的資本需求一般較深圳為低,而香港的商業和服務基礎設施同樣可以發揮優勢;另外,與其他創新主導型經濟體相比,香港被視為具有“官僚少、稅率低”的特質,亦有利香港的創業圈“做大做強”。

兩地80后創業艱難

創業家整體年齡方面,報告反映兩地創業人創業年齡均有上移趨勢。報告指,2009年,香港早期創業者以25至34歲為主;及至2016年,主要早期創業者的年齡則上升至介乎35至44歲。而在深圳,2009年創業活動主要集中在18至34歲;到2016年,年齡介乎25至44歲者,則較2009年時更具創業精神。

分析認為,上述現象反映出港深兩地創業圈,仍以“70后”為骨干,相反“80后”則礙於金融海嘯過后上流階梯收窄,即使有意創業、懷有“雄心壯志”,亦無法透過收職加薪,繼而儲得“第一桶金”投身創業圈。

港深創業生態更緊密

創業投資方面,香港對初創企業非正式投資的平均金額,於2016年年中達70565美元,較2009年升43%;相反,深圳則由2009年的80556美元,下跌6%至76112美元。其中,深圳的非正式投資者由2009年時主要投資於家人身上,轉為2016年與以朋友和香港為首選,和香港看齊。

值得注意是,隨港深兩地投資者相似特徵越來越多,顯示新一代天使投資者有能力成功進行跨境交易和合作,從而促使港深兩地創業生態系統愈趨緊密聯繫。

另外,報告訪問了39位香港及37位深圳創業專家,他們在研究中建議,港深兩地應合作發展物聯網、健康科技、電子科技及金融科技等產業,同時透過跨境創新以及人才共享等聯合研發計劃,促進兩地學生交流。

GEM港深研究報告2016-17重點

★截至2016年中,香港成年人口早期創業比例為9.44%,大幅落后深圳的16.04%。

★深圳銀行及私募對初創企業的支援較香港為多。

★2016年,香港早期創業者以35歲及44歲為主,但深圳早期創業者則遠較香港年輕。

★香港和深圳的創業活動均以男性為主,而掌握創業所需技能方面,兩地男性亦遠較女性有信心。

★眾籌在港是較為常見的融資方式,顯示該融資途徑正日趨成熟。

(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