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維權意識提高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孟含琪)“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當天,在吉林長春一個繁華的商圈,長春市工商局聯合長春市仲裁委員會、律師事務所、銀行等多家機構舉辦了消費者諮詢會。不少百姓聞訊而來。

“聽工作人員講解後,知道自己遭遇了‘霸王條款’強制消費侵權,下一步我會先和4S店溝通,如不能解決問題再投訴。”市民孫昊購買汽車後繳納了續保押金,後來他得知保險金額明顯高出市場正常價格,想要4S店退回押金卻遭到拒絕。在諮詢長春市消協後,他對如何解決問題有了打算。

隨著一些法律規章的出臺以及宣傳力度的加大,中國百姓的消費維權意識正在提升,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到勇於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

吉林省消費者協會副研究員宗守運說,過去很多消費者認為,維權程序複雜、成本高,有時甚至要為“一隻雞”搭上“一頭牛”,不少消費者被侵權後選擇息事寧人。

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格式合同進行了更詳細的描述,有助於消費者在服務類消費場所實際應用,維護合法權益。

此外,隨著維權機制日益健全,維權成本也在逐漸減小。在中國,很多與日常消費相關的重要產品和服務部門都建立了維權部門,方便消費者及時維權。在國家郵政局申訴網站上,消費者可針對使用郵政或快遞服務時被侵權的問題進行申訴,由於辦事效率高、處理結果滿意度高而被不少人稱為“申訴利器”。

不少地方還在農村建立了消費維權通道或村級消費維權站,為農村百姓解決侵權難題。遼寧瀋陽、吉林長春等地區法院和消協部門還建立了消費糾紛訴調工作對接機制,提高消協調解消費糾紛的權威性。

宗守運還表示,消費者在發生糾紛時常遇到鑒定難、鑒定費用高等問題,中國應積極推進第三方鑒定機構市場化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