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高级研究员凌霄云
近期以来,中印边境可谓是剑拔弩张。尽管中印第六轮军长级别会谈达成双方不向一线地区增兵等措施,但印军方面似乎仍是动作不断。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印度武装部队正在推动以激光制导导弹,精准制导弹药以及反坦克导弹为其“苍鹭”无人机进行配备,通过这种新型搭配的无人机来摧毁敌方阵地以及装甲车辆。同时,印军还决定采购一批由美国制造的MQ-9B“海洋卫士”无人机,同样为其搭配新型激光制导导弹,来增加印军无人机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最近高加索地区的纳卡冲突也展示了无人机的高光时刻。据阿塞拜疆国防部公布的无人机作战画面显示,阿方无人机摧毁了大量地面目标,包括坦克、装甲车、火炮,甚至还摧毁了一部S-300防空导弹系统。无人机的神勇表现,直接颠覆了外界对无人机作战理念和作用的看法,验证了无人机是现代战场和冲突中的关键。无人机时代正在来临。
印度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印军现在装备的无人机主要是从以色列购买,包括“云雀”、“搜索者”、“苍鹭”等侦察无人机和“哈比”、“哈洛普”反辐射无人机,分布在印度陆军,海军和空军中,其中“苍鹭”属于中大型侦察无人机,性能比较出色,主要用于执行实时侦察、监视等空中支援任务,目前约为90架,是印军中远航程无人机侦察部队的主力。
美制无人机也是印度无人机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目前,印度已经确定购买30架美制MQ-9B“海洋卫士”无人机的武装版本,总价值约30亿美元,其中首批6架将会在近期加速交付给印度,剩余24架将会在随后陆续交付。此外,印度空军购买100架“捕食者C”型无人机的请求也进入审议阶段。这样,未来印度的无人机部队将拥有庞大的以色列和美国造武装无人机机队。
除了积极购买国外无人机外,印度还不断加快国产无人机的自主研发步伐,所采取的方式是自己设计、在外国公司的帮助下进行集成,已在小型和中型平台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印度已经成功研制了“黑鸳”、“金鹰”和“普什帕克”3款微型无人机,同时还在研制“奥拉”、 “尼尚特”、“鲁斯图姆”等其它型号,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印度还开始研制体积更大、作战能力更强的无人机,甚至开始进行无人作战飞机的概念研究。
从部署情况来看,在未来3-5年内,印度陆军计划将无人机配备到营级部队,空军则计划拥有具备完全作战能力的侦察无人机和无人作战飞机中队,海军也将拥有包括95架微型无人机系统和数量未定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可以预见,未来印军的无人侦察机将不再局限于执行侦察、监视或巡逻任务,同时还将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等多项任务,武装攻击将成为它们的核心职能。
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机均表现出色,同时由于其造价低廉、起降简便、隐蔽性强、用途广泛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各国青睐,成为非常有吸引力的强大军事装备。
对于中印争端来说,对峙地区以陆地为主,空军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采用无人机将比普通战机更具优势,特别是可以不用顾虑飞行员的伤亡,去执行更加复杂艰巨的任务,为两军在山地作战时提供火力支持。目前,印度陆军和空军已在所谓的“拉达克地区”部署了监视版“苍鹭”,可在喜马拉雅山上空40,000英尺处进行长航时飞行,而加上此前印军在拉达克地区大量输送物资,建造陆基桥梁,以及边境部署多款型号导弹等,都必须引起我军的高度重视,按照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加强对无人机的研制。
首先,必须要采取通用化的标准体系,实现各机型间的互操作性。目前,印度所购买的无人侦察机型号多样,相互间互不通用,无法满足现代联合作战及联合情报支援的发展要求。因此,我国要以此为鉴,研发时要建立通用操作标准,通过标准化协议向不同厂家生产的各种型号的无人机进行作战支持,同时各军种要使现有的无人机系统传感器所产生的数据向现有数据标准靠拢,以增强无人侦察机的互操作性,使无人机产生的效能最大化。
其次,手段要向协同一体化方向发展,实现实时目标发现和精确打击。现代战场态势变化迅速,战机稍纵即逝。对于一些稍纵即逝的活动目标,必须进行实时发现和立即打击才能实现作战目的,这就需要无人将侦察与打击手段将结合,以更好地实现作战目标。目前,印度的无人机基本都是纯粹的侦察无人机,没有武装火力,为此,印度军队计划对“苍鹭”无人机进行改装,可以挂载精确制导弹药,激光制导弹药和反坦克导弹,用于武装侦察,在发现适当的目标并且在地面管制员批准打击的情况下发射导弹和智能炸弹,以摧毁坦克装甲车辆以及机枪火力点,炮兵阵地等。此外,印度还将在“苍鹭”无人机上安装集光电传感器、SAR雷达和信号情报载荷于一体的多功能传感器,实现指示目标、预警、快速攻击与再攻击和战斗评估等。我国未来在研制无人机时,也要集成诸如合成孔径雷达、光电摄像机、红外成像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激光瞄准器及精确制导武器等技术,可在发现目标的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对目标实施直接精确打击,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战斗力,同时实现战场“零伤亡”。
再次,要加强无人机的隐身能力,增强突防和生存能力。现代战争远程奔袭和精确打击的作战方式对隐身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战争中暴露出现役无人机生存能力偏低的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寻求通过增强无人机的隐身能力来提高其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为此,我们要把在有人驾驶飞机上采用的隐形技术大量应用到无人机的设计制造中,如机身涂抹复合隐身材料,减少雷达回波,减少表面缝隙,使用充电表面涂层,以对抗雷达及目视侦察。此外,小型化和微型化是无人侦察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其体积小、重量轻、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目前研制成功的微型探测器、微型合成孔径雷达等机载设备的以及纳米技术,通过超加速升降、倒飞、急转弯等机动增强其隐蔽性,使得小型、微型无人侦察机逐步走向成熟并进入实战。
最后,未来无人机性能要向高空、高速、长航时方向发展。目前,以色列正在研制超音速无人侦察机,其飞行速度是原有无人机的3倍以上,续航时间可达6小时,这一飞行速度可有效逃脱雷达追踪,不易被击落。我国在研发无人机时,也要努力克服承载能力小、供电不足、续航时间短的缺陷,大力发展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可执行远程和高风险任务。
总之,我国无人机不论是机型种类、数量还是技术水平已经处于国际第一梯队,而且还在不断创新新的作战应用和用途,未来再加上5G技术应用更是难以想象。可以预测,随着我国无人机在信息技术、载弹量、续航能力等领域的不断拓展,必将会在未来战场大展身手。
作者简介:凌霄云,亚太智库高级研究员。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亚太日报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