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人们的影响还在继续,其中也包括他们对保险的看法——这为互联网保险行业制造了一次“机会”。
“疫情导致大家对于自身的健康保障更关心、有更强的风险意识,这一点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特别珍贵。”水滴保险商城总经理杨光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为了担心被传染而购保。2月15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的医疗费用除了国家医保支付外,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患者就医费用已经得到保障。
“所以在疫情发生后,我们建议消费者可以结合自身的支付能力或者需要,通过购买医疗险保障更大疾病范围的医疗费用支出,或者通过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或者寿险等产品,保障罹患重疾或者身故后的大额支出和家庭收入损失等。”
事实上,银保监会也在推进各保险机构对感染新冠肺炎或者受疫情影响受损的出险理赔,同时拓展保险产品责任,降低理赔标准。据悉,目前共有70家人身保险公司在不增加保费的前提下,把1210款产品责任范围扩展至包含新冠肺炎导致的身故、伤残和重疾的赔付。
而在疫情防控期间,由于线下保险业务无法顺利开展,保费开始向线上涌来。
比如水滴保险商城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1月期间每天购买保险的用户数量是去年第四季度平均数的1.5倍,1月新单年化保费收入突破了10亿元,近7倍于去年同期的1.5亿元。2月份以来,水滴保险商城的保费收入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有望达到去年同期的10倍左右。
但行业有一个大概的共识,靠疫情带来业务增量并非长久的事情。慧择保险经济副总裁宋号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期行业是否能健康发展,仍依靠企业自身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人们一时之需的有限选择驱动。”
除了前述将新冠肺炎纳入责任范围的长期性保险,目前市面上并不允许出现新冠肺炎专项险。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曾表态,这是考虑到目前还缺乏定价数据的基础,“为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发此类单一责任保险产品”。
因此,疫情发生后,多家保险公司以赠险形式推出了有专项性质的定期寿险产品。包括针对一线工作人员的产品。
根据银保监会截至2月15日的数据,已有74家保险公司向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及家属、疾控人员赠送意外险、定期寿险等多种保险保障,总保额约9万亿元。截至2月27日,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赔付已经超过7600万元。
不过,一名行业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保险产品的推出经过了精算师的严格测算,按照目前新冠肺炎的致病率、重症率和死亡率,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并不是特别大。
疫情促使保费快速增长,互联网保险能否迎来又一春?
经历疫情之后的互联网保险要考虑一个新的问题:当更多保险公司认识到了线上运营能力的重要性,它们要如何应对?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这次疫情其实成为了公众重新认识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重要契机。
以水滴保险与安心保险推出一款赠险,除了在水滴保险平台上线,也与顺丰、美团外卖、斗米、叮当快药、哈罗单车、快狗打车等200余家第三方平台合作设置了领险入口。对于互联网保险行业而言,这些平台带来的或许就是未曾接触过保险产品的增量用户。
但这也并不是一个所谓暴风吸入的洞口,正常营销和自然增长仍然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此外,经历疫情之后的互联网保险要考虑一个新的问题:当更多保险公司认识到了线上运营能力的重要性,它们要如何应对?
“我觉得其实挑战挺大。”杨光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一方面,保险公司自我变革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政策到线上,可能涉及几十万代理人的利益,这是成本极高的一步。另一方面,线上化不是仅靠一套线上的交易工具,在建立系统上,前人走过的每一步或许都省不了。到现在,杨光都认为水滴与保险公司依然是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
近几年出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大都以B2C、B2A等形式向用户提供保险咨询、购买等服务,类似于保险行业的电商,水滴保险、慧择保险、轻松筹、多保鱼、薄荷保等都在其中。
和大多数赛道一样,资本在这里对子弹也毫不吝啬。2019年,水滴公司共完成B、C两轮超过15亿元融资,多保鱼完成超过2亿元B轮融资,薄荷保获得千万美元A轮融资,轻松筹于2017年获2800万美元C轮融资。
但行业发展至今,也受到了市场的考验。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公开数据,互联网保险在2012-2015经历了快速增长,2015年保费达2234亿元,是2012年的近20倍。不过,自此开始行业也陷入了增长瓶颈,行业渗透率由2015年的9.2%下滑至2018年的5%,保费规模也降至1889亿元。
一方面,这个行业受到的是强监管,业务创新的同时也承担着风险;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仍然追求熟人关系链以及面对面接触的信任感。
总之,疫情虽然带来了追光,但也终将过去。到那时,互联网保险将如何守住增量用户,又继续触达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