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带爸爸,去哪儿?

澎湃新闻

text

有三件事,让我对怀特豪尔这个贱兮兮的年轻英国人刮目相看。

一件事,是他觉得搭飞机时有一些事相当令人费解。比如,为何每次飞机起落时都要乘客打开遮阳板?空乘回答:“万一引擎出问题,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机长的眼睛……”这个回答让他无比惊悚:“我买票搭飞机,可不是为了它出问题,更不是为了当什么鬼副机长的!”

另一件事,是他说在迪士尼排了30分钟队等坐云霄飞车,有个当红的小明星走VIP通道直接就插到了前面:“一脸熊样的小屁孩戴个压低的棒球帽,生怕别人认不出来”。经纪人不断打招呼说不好意思因为明星行程很赶,结果被他怼回去:”赶着去投胎么?”……当然,作为一个英国人,他说自己其实是在心里默默地怼……

还有一件事,就是他竟然带年近八十的老爸一起到东南亚旅行!

杰克·怀特豪尔在《携父同游》真人秀,邀请他几乎不旅行的父亲同游东南亚 本文均为 资料 图

我也曾带过我爸一起到欧洲旅行,记忆犹新。那是上个金融危机时期,往返机票便宜得惊人,且来回目的地可以自选,我的孝心顿时大爆发!——一切开始得十分美好、融洽,我们还好运地被升了舱……后来就开始各种三观不同、八字不合、抬杠赌气……鬼知道我都经历了什么。

于是到了巴黎后,我毫不犹豫地把他们甩给华人旅行社,卸下孝顺的包袱,自己一人飞到爱尔兰出(哈)差(皮)去了。一个多礼拜后,我们重聚,距离让彼此再次亲近,都认为分开旅行是最好不过的决定:他们不用为了特价票赶半夜的火车,到哪都有司机帮拎行李,住的酒店供应中餐和热开水,还有比我耐心一百倍的中国导游,更不会千里迢迢去看什么听也没听过的没名气的景点……

自打那儿以后,我就再也没跟我爸同游过——有同父母一起自由行经验的人都知道为什么。

所以,当要去东南亚背包游、尽情享受空档年假期的小伙子怀特豪尔,准备带上跟他相差四十多岁、“不怎么热衷旅行、对外国食物不感兴趣、古板守旧”的老爹时,所有观众都为他的勇气捏把汗。

怀特豪尔坚持要让爸爸体验“真正的泰国”

《携父同游》(Jack Whitehall: Travels with My Father)一开头,有个细节就把我逗乐了:平时不爱出门、到家门口的普特尼桥上散散歩都已算是远足的老爸迈克尔,边紧张兮兮打包,边郑重其事把嘉里克文学俱乐部红绿相间亮瞎眼的会员领带,郑重其事地放进箱子,因为他觉得出国是件大事情,可能会遇到很多重要人物:比如大使啥的。

这让我想起中国刚兴起海外游时,目的地也多是东南亚新马泰。当我七十多岁的老阿婆听我舅舅说要带她出国,激动地翻出箱底重要场合才穿的缎子棉袄,还很纠结自己不喜欢吃面包牛奶,到了国外可怎么办啊。

很多人留言说自己在看这部纪录片时,笑到脸疼,因为一路上,无论儿子还是老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比如,泰国曼谷的导游看他们总是互掐,就送了个几乎乱真的婴灵娃娃作礼物,说希望他们一路当作真的孩子那样去养。导游还说,因为每个娃娃里都住着一个死去胎儿的灵魂,如果你们好好照顾他,可以增进两人感情,他也会好好照顾你们——所有中国观众看到这里几乎都同样心情:导游收了回扣么?这也可以啊?!这娃娃也忒恐怖了吧!

结果父子俩在等待交货的过程中,对着满屋神情各异的婴灵娃娃开启了互怼模式:

“我觉得这对你是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再次尝试做父亲……第一次被你搞砸了。”

“温斯顿,快来见见你的两位爸爸。”

“两位爸爸?咱俩又不是夫妻。”

“哟,你别发出那种声响吓着他!”

“温尼,让爸爸抱抱,你不会拉臭臭吧?”

一个令人惊悚的当地传统,就这样被入乡随俗的逗比父子给去神秘化了。

又比如,俩人去拜访河内一个者名民间大师庆先生。这位所谓行为艺术家的工作室,没事还兼作民宿和饭馆,最自豪的作品是“蝴蝶”——他号称自己有独门秘笈可以帮助父子俩化蛹成蝶,放飞自我,于是把俩人塞进两个代表“阴”和“阳”的简易衣橱,然后跟满身挂满树叶的他一起发神经。

老爸迈克尔讨厌“穷游”

搁以前,老爸迈克尔肯定对这样的胡闹发火了。如今他配合完表演后,认真地同儿子探讨了疯癫艺术家之于越南的价值。

再比如,参观完麻街的祭品集市后,老爹建议儿子怀特豪尔是不是也应该有点孝心,给从未谋面的祖父母买点啥他们生前喜欢的伴手礼。于是俩人买了纸摩托、纸浴缸、纸皮鞋、纸茶壶、纸铁锹、纸高跟鞋……白厅坚持还要再买件纸儿童裙,因为听说奶奶在老爹还小时,喜欢把他打扮成小女孩。“所以等我过去那边了,我就穿这个,她又可以按着心意那样打扮我了?” “是的,让奶奶再次开心,就送她这个。”——所有中国观众看到这里几乎都同样心情:这也可以啊?!说这个不怕不吉利么?爷俩也太敢说了吧!

身为英国数一数二的资深制作人、朱迪·丹奇、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密友,老爸迈克尔绝对不是第一次出远门,更不会从没到过东南亚。作为一部纪录片形式的真人秀,情节和心理冲突应该是通过剧本预设好的——这更让我对英国人以及他们在娱乐节目中举重若轻、不着痕迹传达的世界观、科学观和生命观心生敬意。

当父子俩郑重地把祭品烧给爷爷奶奶时,怀特豪尔致辞:“希望你们在那边好好享受,如果实在不喜欢,也不用退回来了。” 原本肃穆的桥段,让人笑到断气。

旅居英国的美裔旅行作家、曾做过杜伦大学校长的比尔·布莱森,对英国人这种正确的三观赞许有加。所以当他某天读到盖洛普调查结果,说有三百七十万之多的美国人都认定自己曾遭外星人劫持,面对如此混沌民智,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觉得“祖国需要我”,于是在对英国作了一次告别旅行后,便举家迁回了美国。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他想重走青少年时期父亲曾带他旅行过的地方。他在《失落的大陆:在美国小镇旅行》写道:

“渐渐地,一种奇异的冲动压倒这恼人而古怪的记忆,牢牢地攥住了我。在四千里外的另一个大陆上,我被乡愁悄无声息地俘虏了。当你已到达生命的中点,父亲又刚刚去世,你因此而顿悟到,他走的时候也带走了你的一部分,那股乡愁就彻底压倒了我。我想回到年少时那些美妙的地方――去麦基诺岛,落基山脉,葛底斯堡――看看它们是否像我记忆中一样美好。”

虽然年少时那些同父亲旅行的经验其实都不怎么美好,因为他总是为了省钱,带自己去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也为了省钱不下馆子,老带着自家便当说要野餐,可偏偏火也点不着,大风又吹得食物七零八落,更别说他还老是不认路……

那天我在飞机上重看了根据他的书改编的电影《别跟山过不去》。在作品里,他与年岁渐增的自己和解,也与记忆里同游的父亲和解。

怀特豪尔带着老爹在柬埔寨

正如《携父同游》第一季结束时,怀特豪尔对老爹说的:“我那些同学的爸爸都比你年轻20多岁(他父亲较晚才有他),我从不指望要你陪我一起踢足球,或一起做点疯狂事,出来喝酒啥的……我也并不想要那种努力想做我朋友的爸爸……我并没因为这些而希望你能更年轻一点……我唯一想让你更年轻一点的原因,是我想有更多时间和你一起……因为我那些同学,可能有更多的20年和他们的爸爸在一起……”

那啥……说好今年父子俩再次出发一起到东欧的。又到父亲节了,怎么第二季还没出?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