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議"直升機撒錢" 權威人士強調“穩貨幣”

第一財經

text

【亞太日報訊】今年以來,全球央行都面臨困境——市場不再相信央行言論、寬鬆政策邊際效應遞減,甚至與政策目的背道而馳,日元和歐元在刺激政策後反而暴漲便是佐證。被逼到絕境之時,“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開始受到熱議。

然而與全球環境相悖,中國今年以來愈發強調“穩貨幣”和“定向調控”的概念,以MLF、SLF等定向寬鬆措施代替全面降准。5月9日,權威人士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更強調,要“堅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避免不適度”,即不進行大力度刺激。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基本方針是“緊信用+貨幣財政雙寬”,收緊的是信用,貨幣依然維持寬鬆來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國不存在‘直升機撒錢’的可能性,不過從5月起,央行每月月初對三家政策性銀行發放上月特定投向貸款對應的抵押補充貸款(PSL)。在中國,政策性銀行傳統上部分承擔了財政支出的功能,如果未來PSL規模持續擴大的話,在很大程度上能成為穩增長政策組合中的可以擴大使用的新路徑。”

現代版“直升機撒錢”?

近期,美國銀行計算得出,截至2月初,全球央行已降息637次,購買了12.3萬億美元資產,但全球許多地方的通脹率並未加速上升。在此背景下,“直升機撒錢”這個理論重新引起人們的討論。

由於在QE、負利率齊發後,歐元區通脹率仍然低迷,市場一度揣測歐洲央行將開啟“直升機撒錢”。德拉吉在3月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一想法很有意思。

而在日本,QE的邊際效應已經遞減。“安倍上臺推行QE購債計畫後,由日本央行持有的政府國債已經飆升到35%,這種債務貨幣化程度是非常可怕的。”某香港券商研究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一般而言,QE指央行開動印鈔機來購買政府長期國債,以支持政府開支、壓低長端利率、提供市場流動性,但似乎這一策略的傳導機制並非十分直接。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69年提出“直升機撒錢”,即通過永久性地增加基礎貨幣量來融資,並直接轉移給私人部門。

章俊指出,之後各界對“直升機撒錢”的解釋又引入了財政政策,從而使其可以通過政府的批准增加公共支出或減稅,同時由央行額外創造的貨幣進行融資。在此過程中,央行可以直接把“新印的鈔票”存在政府的帳戶上,也可以購買新發行的政府債券,並將所得的利息返還給財政部。

“相對於目前主流央行通過QE來影響中長期利率而實現刺激需求的傳導機制而言,‘直升機撒錢’普遍被認為更加直接和有效。理論上額外的財政支出會增加總需求,並對就業和收入帶來二次影響。但如果額外的財政支出是由央行直接融資的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擠出效應和財政支出的李嘉圖等價,並增加財政支出對總需求影響的有效性。”他稱。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弗裏德曼的方案是對抗通縮的一味良藥,為何至今還沒有哪家央行採用呢?

簡而言之,央行之所以沒那麼做,與“許可權”有關。央行掌管的是貨幣政策,旨在維持價格穩定和確保實現充分就業;而直接發錢無異於是一種“財富再分配”,這並非央行的許可權。

“目前已經有批評指出,中央銀行通過QE擴大資產負債表和間接地為政府債務融資(或“直升機撒錢”)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放棄了部分的獨立性。對於大多數中央銀行,尤其在發達國家,有法律明確規定不能對政府赤字直接融資。”章俊對本報記者稱。

中國強調“穩貨幣”

當然,與全球相比,中國則始終強調“避免不適度”的靈活調控概念。此次,權威人士也指出,無論是需求政策還是供給政策,無論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是結構政策,無論是發展政策、改革政策還是社會政策,都要把控好“度”,既不過頭,也防不及。

這在近期發佈的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可見一斑。央行強調要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包括逆回購、SLO等,通過向銀行投放短期基礎貨幣,用以調節銀行短期流動性。

此外,央行還提到,建立公開市場每日操作常態化機制,並適時開展SLF和MLF,SLF是利率走廊上限作用。春節期間,央行就曾使用SLF滿足流動性需求。SLF期限包括隔夜、7天、1個月,利率分別為2.75%、3.25%、3.60%。

章俊表示,相對於此前周小川行長“穩健偏寬鬆”的表述,在4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對貨幣政策立場的表述重新回歸“穩健的貨幣政策”。因此中國目前也面臨這樣一個政策轉換,政策重心從偏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強調積極財政,規模巨大的地方政府債務置、收入端由於經濟下滑導致相關稅收減少等因素或將擠壓財政空間。

不過,從5月起,央行每月月初對三家政策性銀行發放上月特定投向貸款對應的PSL。“通過PSL向政策性銀行定期提供流動性,並把主要投向從棚改貸款,擴大至基建相關的重大水利工程貸款、人民幣‘走出去’專案貸款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央行直接向財政提供流動性的法律障礙,並在實際層面實現了在貨幣寬鬆的同時,通過政策性銀行放貸變相增加財政支出的功能。”章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