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活動半徑越來越大,時尚産業也正調整腳步,努力追隨那些走在旅途中的顧客。
面對中國旅客的消費熱情,日本2015年特意創造了熱詞“Bakugai”(日語:爆買)以示回饋,指的是國外遊客湧入日本大肆采購的現象。據日本國家旅遊組織(JNTO)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11月,日本共迎來約1800萬外國遊人,中國遊客占四分之一,約爲460萬,同比增加一倍以上。
2015年,1.2億中國遊客在海外總計創造出2290億美元的消費金額,將其他國家遠遠甩在身後。時尚和配飾是他們的主要購物目標。
早在2011年,Burberry還處在Angela Ahrendts的掌權時期,這位女CEO就創造出“奢侈品旅遊消費者”(travelling luxury consumer),以示這一群體之于品牌的影響力。在她眼中,遊客的力量甚至超出整個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在外旅遊時,花的錢比在家高出6倍”。
現在,當我們踏進巴黎老佛爺、紐約布魯明戴爾,抑或倫敦的哈羅德百貨商場都會領到中文導購宣傳冊。會說中文的品牌銷售人員同樣屢見不鮮,他們甚至會邀請顧客互加微信,便于隨時提供咨詢。J. Crew在2014年頂著輿論壓力往美國各家分店裏引進XXXS碼的服裝,爲的就是照顧個子嬌小的亞洲買家。
這種現象也曾經在日本人身上出現過,時間卻是在1960、70年代。當時日本經濟騰飛,新興的龐大中産階級群體誕生,他們急切地希望過上一種更奢華、更炫耀的生活。在戰後的新生代看來,出自西方的奢侈品,比如皮具、絲綢圍巾、皮草、珠寶就是最高地位的象征。
1984年,Chanel在夏威夷開出全美第一家獨立門店,結果日本遊客蜂擁而入,搶購錢包、腰帶、雙色皮鞋。《奢侈的!》一書中就寫到,“整個90年代,Chanel在懷基基海灘的專賣店始終保持全球銷量第一”。其他奢侈品牌隨即效仿,並未店鋪配上會說日語的售貨小姐。
可時至今日,“奢侈”的定義已遠遠超出包包、鞋子和腕表。高端、定制化旅遊成爲奢侈的新象征,它或許是冬天飛往瑞士聖莫裏茨的一次滑雪度假,也可以是由日本星級餐廳構成的味覺出行。這一市場在過去5年內擴張了57%。世界旅行監測(World Travel Monitor)的數據顯示,僅2014年全球範圍內就誕生過4800萬趟奢侈旅行,創造1720億美元。
那些運送全球精英的空中航線縱橫交錯,逼得時尚産業重新調整思路——無論是産品結構、店鋪布局,還是上架時間都必須隨之改變。他們發現,來自亞洲的旅行消費者不再將目光局限在黑、白、灰等基本商業款。去泰國過冬、飛迪拜參加親友婚禮……考慮到VIP們的新興需求,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開始推出度假系列。
真正讓大衆意識到度假與春夏/秋冬系列並駕齊驅的是近兩年來奢侈大牌揮金如土般的在海外舉辦的度假系列大秀。Chanel不久前將2016度假系列搬到熱情的古巴、Dior選擇將度假系列的秀場搬到法國黃金海岸裏維埃拉的泡泡宮、LV則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棕榈泉辦起了發布會。
除卻産品本身,品牌甚至開始建造屬于自己的旅遊景點,例如LV開在巴黎郊區的博物館、由工業建築改建而成的Prada基金會、阿瑪尼旗下的Armani/Silos博物館。當這些用品牌故事、各時期商品和藝術包裹而成的新地標出現在遊客行程單上,奢侈品牌也就離目標更近一步。
資金雄厚,且奉行延伸策略的品牌,諸如Armani、Versace、Bulgari以及Gucci,先後進軍酒店、餐飲行業。就好比一項形象投資,他們讓住戶與食客身在他鄉依舊能得到一場特有的品牌體驗。不過,更多的奢侈品牌依舊屬于謹慎型選手。它們更傾向于在精品店鋪上下功夫,例如爲當地市場提供特定商品;將門店內部設計得更有本地風格;將制表或是制做皮具的手藝人從工廠請到各地精品店展示工藝。
來源:界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