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之书》:来自五湖四海的美人鱼

洛杉矶书评

text

2019年,当迪士尼宣布哈勒·贝利将在1989年的经典动画电影《小美人鱼》的真人版翻拍版中出演美人鱼公主爱丽儿时,#NotMyAriel(不是我想要的爱丽儿)的话题很快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很显然,由非白人女演员扮演传统童话故事中的美人鱼,让许多人感到不安。然而,也许让这些人更加惊讶的是,在世界各国的民间传说中,竟然有这么多非白人的美人鱼——以及各种性别的人鱼和水栖人。

《美人鱼之书》( The Penguin Book of Mermaids )共收录了60个与美人鱼有关的故事,无论从地域还是从时间上来讲,这本书的跨越的维度范围都非常广。从语言上来说,这本小说集也很新奇:其中20个故事首次以英语出版(翻译自日语、爱沙尼亚语、波斯语和其他语言)。本书编辑克里斯蒂娜·巴切列加和玛丽·阿洛哈拉尼·布朗将他们在各个学术领域的专业知识汇编进了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这些文献汇集了对文学、民俗、叙事、后殖民理论等研究的见解,也足以让许多非学术性的读者阅读欣赏。 考虑到美人鱼故事对普通读者的吸引力,他们也在思考:

《美人鱼之书》

事实上,书中提到的许多人鱼生物都像是外星人。中国1801年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渔夫捕捉到的美人鱼:“这个美人鱼的五官和四肢都像人类,除了身上覆盖着五颜六色的细毛。渔夫把他的战利品带回家,娶了她,尽管她不会说话,只能微笑。” 诚然,对我来说,这五彩缤纷毛茸茸的美人鱼是种新事物,但归根结底只是提供广度和新颖性的一个例子,而这个渔夫的表现则是各种美人鱼、海豹仙子、水中仙女等等故事的典型行为:比起与被俘配偶之间的情感联系,他们对“奖赏”更感兴趣。

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故事是迪斯尼动画电影《小美人鱼》的原型,许多知晓这个童话故事的人,可能会把美人鱼的故事与童话联系在一起。让这个假设更加复杂的是,巴切列加和布朗将许多故事作为神话和传说(从自然世界到人类起源和历史事件)放在民间故事和童话(虚构的、公式化的故事)的背景中,而这些故事在过去两个世纪才作为美人鱼传说的载体出现。

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是弗朗西斯·詹姆斯·蔡尔德的《英国及苏格兰流行民歌》,编辑注释道,“在早期现代英国,‘美人鱼’的意思是‘妓女’。”这就为《流行民歌42A篇》的故事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故事主角克拉克·科尔文因美人鱼的诱惑而离开了妻子。

书中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开篇内容是关于古代经典传说中的塞壬,剩下的章节专门讲述了欧洲传说、文学故事和全球故事中的美人鱼。正如预期,这本书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奥德修斯和和塞壬——还有巴比伦尼亚传说中的人鱼之神奥安尼、印度教传说中的那迦之王迦梨耶和波利尼西亚传说中法希里亚湖的鳗鱼人。

巴切列加和布朗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分类了一些主题——海岸是“接触之地”、危险且经常包括性行为、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地位。在第一种类型中,人类会与人鱼有短暂的相遇。比如来自菲律宾的故事《美国人和安布拉扬的塞丽娜》就是这种情节,一个美人鱼喜欢一个美国工人,但在美人鱼拉工人下水前,这个工人就被鱼腥味吓跑了。在第二种类型中,人常常与人鱼结婚(但很少有美满的结局)。例如,在澳大利亚北部的一个故事中,一个男人为了拖出一条美人鱼,游进了鳄鱼出没的水域,他声称这条美人鱼是他的妻子,但美人鱼很快就抓住机会回到了水里,抛弃了男人,留他独自“心碎”。在第三种类型中,人鱼会绑架人类,这种情节也许令人惊讶,但结局通常比前一种要好。比如,在夏威夷传说《池塘中的美人鱼》中,一个女孩失踪了,她在一场梦中发现了池塘,并和那里的鱼人生活在了一起。

作为一名民俗学家,我惊讶地发现美人鱼与其他民俗动物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它们总是与死亡、阴魂和病态的恐怖联系在一起。这本书还包括一则来自印度东北部卡西族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位家族女族长为了复仇向河神提出了请求:杀死一个冒犯祖先的妇女的家庭。但是,在河神给予恩惠之后,氏族成员却玷污了河神:“自此之后,我们付出了惨痛代价:家庭破裂,死亡、不幸和疾病总伴随着我们,而这就是其原因之所在。” 在日本,传说有个孩子吃了美人鱼的肉,她相信这能使自己长生不老。八百年后,长生的女人放弃了生命,要求把自己葬在一棵山茶树下,因为只要山茶开花,她就活着。

不过,只有考虑到民间传说和殖民主义历史之间的关系,这些联系才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故事是对殖民前文化的颂扬,是对美人鱼传说在欧洲统治者、军队和传教士出现之前的海岸的颂扬。确实,编辑在注释中花了很大篇幅来澄清殖民根源,例如,非洲水怪在加勒比海故事中的突出地位,菲律宾水怪与西班牙水怪之间惊人的相似性。然而我想,美人鱼的故事之所以能在“接触之地”特别盛行,恰恰是因为它们的矛盾性质,这可能标志着人们对外来和异己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

我想,那些支持#NotMyAriel的人群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拿起这本书,其他人也是如此。我们可能不再是巴纳姆用半猴子、半鱼、全是恶作剧的美人鱼木乃伊来愚弄的围观群众,但用童话作家克劳迪亚·舒瓦贝的话来说,我们仍然渴望超自然生物。《美人鱼之书》绝对满足了这种渴望,它用诱人的承诺把我们带入了对美人鱼的幻想。

本文作者Jeana Jorgensen是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一名老师,教授人类学、民俗学、性别研究等大学课程。

(翻译:张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