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安康中心医院因对一线抗疫人员补助标准不公引发热议。据该医院医务人员反映,许多一线医护人员所能获得的补助极其微薄,相反,医院一干领导和行政人员,并不在一线,补助却比一线人员拿得多。这让很多医护人员直言“不公平”。
对此,院方3日回应,医院一线人员补助核定小组将重新对医院一线人员补助范围、天数、标准进行认真核定,严格审核把关,并及时向全院公示拟上报审核的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名单,广泛接受监督,待上级审核批复后严格兑现。
当前抗击疫情仍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而那些坚守在抗疫一线尤其是援鄂医护人员,是这场战疫的中坚力量。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付出关涉着疫情防控的成效。所以,给一线抗疫人员公平的补贴与照拂,也应成为抗疫工作的“标配”。
▲安康中心医院此前临时补助统计表。
此前,财政部和人社部就已对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发放临时补助做出部署,按照风险程度,每人每天分别给予300元、200元的补助,由中央财政负担。中央的政策善意已经释放,但具体的补助范围、天数与标准核定权属仍归于基层医院,这就要求,相关医院一定要严格把好审核关口,让补贴能够公平公正发放到一线抗疫医护人员手中。
但从安康中心医院的个案来看,这项临时补贴的发放还是被“打了折”,这种不甚公平的分配难免让一线人员感到不被尊重。这不是说,医院领导、行政人员就不能拿补贴,而是应该明确,补贴首先应该向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医护人员倾斜,而不是相反。
冲在一线的“逆行者”之所以被称为“最美”,就是因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阻挡病毒。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已从各种媒介中看到一线医护人员的辛劳,甚至有人为之付出了生命,他们配得上社会的尊重。向他们发放临时补助,是对其辛苦付出的回馈,也体现着大灾大难面前,一个国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
国家卫健委此前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占全国确诊病例的3.8%;医务人员死亡6例,占全国死亡病例的0.4%。这些医务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因公染病和因公殉职,足见一线抗疫人员之不易。
给予一线抗疫人员足够的尊重,体现一个社会的良心与担当。对他们的坚守,我们不能轻视,更不能遗忘。
反过来说,如果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得不到公正对待,难免会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这或许会传导到抗疫工作上,给抗疫带来不利影响。
这就要求,在人员认定、补贴发放标准上,各地医院一定要把好关口,将补贴如实公平发放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上。让一线抗疫人员的付出得到应有补助,也当是抗疫“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