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漸近監管再臨升級 新主席如何破解人才難題

安丽芬

text

過去兩年,幾十位監管層人士掀起了多輪“下海潮”,從監管一線去職基金、券商,并就任總經理、黨委書記、督察長等高管職位。受訪投行人士稱,以跟自己打交道較多的發行部、上市部為例,近年來,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大量流失,因此部分對接的審核人員存在年輕化趨勢和人手短缺。

新任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2月23日,據彭博新聞社報道,新任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就任后首度向證監會官員的講話中稱,當前證監會主要任務包括:嚴格監管市場;嚴查操縱股市;積極引導外部資金入市。

注冊制漸行漸近,對市場嚴格監管并不斷升級無疑是必走之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投行和基金等機構人士,多數提及,無論是制定讓市場受益的規則還是打擊違法違規,主要的核心還是監管人才。如何破解監管人才難題也是留給新任證監會主席的功課。

“除了注冊制等對市場影響深遠的改革外,我最大的希望便是新任主席到任后能夠聚攏人才,緩解目前監管人才流失的現狀,同時深層次實施監管升級。”新時代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總經理劉書錦指出。

人才短板待解

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快速推進、各類創新品種的日益繁多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違法違規行為花樣輩出,對監管人才的需求尤為緊迫。

截至2015年12月31日,證監會全系統(處罰委及派出機構)共審理案件273件,對767個機構和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予行政處罰事先告知,同比增長超過100%,涉及罰沒款金額54億余元,超過此前十年罰沒款總和的1.5倍。全系統共舉行案件聽證73次,比2014年全年增加108.57%。

上述數據在表明2015年監管工作大見成效的同時,也意味著監管工作的日益繁重,而這都需要監管人才的執行與推進。

過去兩年,幾十位監管層人士掀起了多輪“下海潮”,從監管一線去職基金、券商,并就任總經理、黨委書記、督察長等高管職位。

劉書錦表示,以跟自己打交道較多的發行部、上市部為例,近年來,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大量流失,因此部分對接的審核人員存在年輕化趨勢和人手短缺。“這些年輕人雖然擁有高學歷,但是畢竟對公司的信息披露真實性、盈利模式、法人治理水平等缺乏辨別經驗。”他說。

深圳一位機構人士指出,這好比目前公募基金里有經驗的基金經理大量流失,大部分流向私募,導致接任的基金經理日益年輕化,缺乏市場投資經驗。

此前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前證監會副主席李劍閣于1月的論壇上指出,監管部門存在人才危機,一是人才流失,二是人才內耗及貪腐危機。前者是由于薪酬體制等種種原因,導致大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外流,使得整體監管能力和水平不及市場發展;后者是由于監管體制機制的問題,導致決策和執行效能的降低,并且伴生了道德風險。

這一言論此前經媒體報道,并在監管層內部和各類機構引發巨大的討論。

在1月中旬召開的2016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前任主席肖鋼指出,“資本市場發展變化快,各項任務很重,系統內廣大干部壓力很大,干部離職也比較多,對此我們要正確對待,變壓力為動力,砥礪前行。”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 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微博)指出,一線監管人員雖然有部分是正常流動,但是也側面發映出薪酬體系、用人機制等方面需要改善。目前,國內監管層向市場主體是單向流動,其實并不好。如果建立起市場主體、監管機構之間的雙向流動,將有助于監管體系的知識結構調整。

“由于未來監管體系的改變,特別是注冊制的落地,會將監管下放到交易所,并讓各專業機構保薦機構承擔相關責任,因此證監會層面人才相對離開的就比較多。”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

摸底監管儲備庫

面對日益緊迫的監管需求,監管層在過去兩年也不斷擴充監管隊伍。

令市場印象深刻的是肖鋼曾給出一個明確的數字,“新增600名稽查執法人員,實現全系統稽查執法隊伍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而這些新增人員將會進入6個證券期貨交易所與中證登以及滬深支隊等相關執法部門。

另外,各個交易所也在不斷引進新人。以上交所為例,去年底其還掛出招聘案件調查、紀檢監察、IT等專業人才的公開招聘信息。

引進還要留住。“從需要應對如此繁重的監管任務和日漸擴大的職責考慮,希望新任主席能夠多舉措網絡住核心人才的人心,比如內部管理體制等。”劉書錦表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常態化、高效率監管,必須要有足夠專業化的人才隊伍。證監會應建立人才儲備庫,并不斷地吸納或留住優秀人才。另外,人才需要開放式培養,比方下派至交易所、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掛職鍛練。

不過,監管人才的儲備并非一件易事。沈萌指出,目前監管體系缺少人才儲備是全球通病,這也導致監管跟不上市場節奏。

上海一位從事并購多年的投行人士表示,希望新任證監會主席能夠把央行的監管精神帶到資本市場。公開信息顯示,劉士余曾任農行董事長、央行副行長,并是金融危機、央行分拆、金融機構重組、國有銀行改革、農村金融改革、互聯網金融興起等諸多重要金融改革實踐的親歷者,在改革與創新上頗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