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二小学学生用纸条卷出“大千世界”。 刘玉桃 摄
中新网兰州7月8日电 (记者 刘玉桃)“卷纸要有技巧,按照图案,卷出弧度,以及不同的部位,颜色和大小也不一样。”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二小学三年级学生冯伊说。
冯伊参加学校衍纸艺术社团时间并不长,一直在练习基本功的她,只会做一些蝴蝶、花朵等比较简单的图案。“要有耐心,心急就容易做坏。”她说。
走进冯伊衍纸课的教室,四周的墙上、黑板上挂满学生制作的衍纸作品。《福》《十二生肖》《向日葵》《小树快快长大》《小螃蟹》《梅花树》等,画面立体多变,内容丰富。
图为学生用彩纸卷出“福”。 刘玉桃 摄
红古区海石湾第二小学美术教师赵春梅介绍说,衍纸艺术创作的材料一般是彩色的纸条,制作时首先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最后粘贴组合成形。除了利用彩色纸条创作,学生还废物利用,在废酒瓶上创作瓶子装饰画。
“在创作的过程我发现孩子们的身上有无限潜力可以开发。”赵春梅说,通过一项项设计任务的完成,一个个技术问题的探究,激发创造的欲望,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形成积极、合作、进取的品质,“玩中学”和“学中玩”。
图为学生创作的“蝴蝶”。 刘玉桃 摄
2013年,赵春梅参加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接触衍纸艺术。“自己裁纸条实践制作,我发现衍纸画有助于孩子的兴趣、能力的培养。”她说。
后来,海石湾第二小学成立了衍纸艺术社团,赵春梅担任衍纸艺术社团的辅导老师。“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手工课,创作的作品也是独特有创意。比如有地方特色《小恐龙》,中国传统《脸谱》《福》字,以及结合中国画设计《梅花树》,还有孩子们合作作品《花儿朵朵开》等,拿捏到位,创意满满。”她说。
赵春梅表示,如今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很多着重于作品的再现、模仿、制作,而忽视作品的设计、创新。往往本应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手工课堂,出现了简单的制作使学生兴趣不足,稍复杂的操作又可能半途而废,且作品又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完全达不到衍纸艺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培养技能的目的。
为此,该校以实践、体验、探究学习为基点,通过课前的精心设计和课堂的适时启发,不断刺激学生的兴趣点,帮助学生攻克技术疑难,真正通过主动思考与探究,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赵春梅说:“实践所给予孩子的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或一种知识,而是让他们知道,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世界上很小的一部分。只要仔细观察,耐心发现,勇敢探索,你将有能力发掘更大、更美妙的五彩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