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邀外國參與"一帶一路" 把投資留在國內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英媒稱,北京方面鼓勵外國企業跟中國承包商共同投資於第三國。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之際,這一戰略可能有助於把製造業就業崗位和投資留在中國。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26日報道,中國提出的在第三國擴大鐵路、電力和大壩投資的倡議,可能會使由西方出資興建、原本旨在供應中國龐大國內市場的工廠獲得新生。

報導稱,聯合投資的可能性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參與“一帶一路”政策倡議的機會。“一帶一路”旨在提升中國在貿易夥伴國的投資水準,化解國內工業產能過剩的棘手問題。

“最常見的情形是,第三國專案源於長期、現有的對華關係,”英中貿易協會的賈爾斯·布萊克本說。25日,該協會公佈了一份有關英中兩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業務合作的報告。

“一帶”大致與歷史上貫穿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相吻合,而“一路”是指“海上絲綢之路”,即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和非洲與中國展開貿易往來的海上路線。

報導稱,對於中國和許多在華投資的大型外企而言,一帶一路的部分吸引力在於,這是一個針對很多行業積累起來的嚴重產能過剩的解決方案。北京方面不願讓國企或大型民企走向破產。同時,外國企業已投入了這麼大資本和精力來打造中國國內的一體化供應鏈,以致它們開始尋求讓舊投資發揮新用途,而不是搬遷到其他地方。

比如,法國電力設備巨頭阿爾斯通重建了位於北京附近的一家汽輪機廠,該廠最初興建於1990年代,為的是向中國充滿爭議的三峽大壩供貨。如今,該廠打算向中國的水電合作企業供貨,後者開始競標第三國大壩合同。

“中國企業自己未必擁有足夠的資本或經驗,去完成在一帶一路國家(的全部投資),”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中國對外政策與外交問題專家趙可金說,“特別是在中亞、中東和北非,歐洲企業擁有更豐富的經驗、更先進的技術和良好的社會關係,而中國企業擁有資金。他們可以通過合作把事情辦成。”

報導稱,在專案第一線,大型中國國企、西方跨國企業和東道國的商業夥伴之間的合作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眾多挑戰包括不同的勞工與安全標準,以及需要為每個大型專案作出量身定制的融資安排。英國工程與設計諮詢公司阿特金斯的亞太區總裁克裏斯·伯德桑說,他的公司花了大約4年時間才跟中國國有大型工程公司建立起有效的工作關係,在中東和其他地區開展業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