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撤資,“累覺不愛”?

新华国际

text

【亞太日報訊】據新華國際報道,最近日本西鐵城宣佈關閉在中國的工廠,在這之前,也有一批知名日資企業撤資。除了日益上升的中國勞動力成本,日元貶值使得海外投資不再有吸引力,以及日本本國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製造商回流也是重要原因。

在西鐵城關閉中國工廠之前,松下、夏普、TDK、佳能、大金、無印良品等公司也相繼決定或表示考慮關閉部分國外工廠,利用國內現有產能或新增設備擴大國內生產。西鐵城的突然撤離再次引發媒體對外資是否會大批撤離中國的擔憂。  

日本經濟學家加藤義喜認為,決定從中國撤資的絕大部分日本企業,並不是真正撤離而是調整,只撤走部分競爭能力弱,盈利能力差的部門,還沒有哪家大企業表明徹底放棄中國市場的,西鐵城公司雖然宣佈關閉在中國的工廠,但否定放棄中國市場,還表示要積極擴展在中國的銷售。  

加藤義喜表示,部分日資撤離中國是企業本身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進行的戰略調整,對資金和資源重新進行配置,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結果,並不意味著對中國市場失去信心。

加藤義喜表示,這也是一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產業需要升級換代的必然,不必過於介意。在日本從中國撤資的行業中,主要是從事紡織服裝、輕工和家用電器等低端或勞動密集型行業。

導致部分日本企業撤離中國回歸國內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勞動力費用大幅上漲吞噬企業大部分利潤,企業已經無利可圖。近10年來,中國沿海發達地區工資大幅上漲,雇傭成本大幅上漲,原本的低工資優勢逐步減弱。官方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發佈的在華日資企業工資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對華投資企業的月平均工資用美元計算,已經上漲了2倍。  

其次,日元貶值海外投資魅力大減。自2012年年底以來,安倍政府為了消除長達15年之久的通貨緊縮,大規模放鬆銀根,導致日元匯率持續下跌。日元急劇大幅貶值,對日本經濟、貿易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日元升值時期,日本許多企業利用外國廉價的勞動力以及日元堅挺的優勢,在海外投資設廠,然後再將產品返銷到日本國內,以此獲取高額利潤。但是,隨著海外勞動力成本上漲以及日元大幅貶值,用日元計算,從國外進口的部分產品價格已經比在日本國內生產還要高,因此,不少日本企業已經或者考慮將工廠從海外回遷日本國內。  

此外,政府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回遷。安倍政府去年制定的經濟“成長戰略決定要加大振興地方經濟的力度,鼓勵企業將總部和工廠遷往地方中小城市,並為此制定了相應的獎勵措施和稅收優惠政策。

不過,研究表明,中國仍是仍是全球範圍內對外國直接投資最具吸引力的經濟體。2014年,中國。受全球經濟疲軟、政策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影響,2014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從2013年的1.363萬億美元下降至1.26萬億美元,降幅約為8%,但同期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約3%,達到1280億美元,成為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第一大接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