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雷军曾表示,“中国手机市场这两年基本已经成熟,我们四家(华为、小米、OPPO、vivo)加苹果,没别人了。”5个月过去了,雷军的话正在应验。
4月9日,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1-3 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8137万部,同比下降26.1%。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7586.4万部,同比下降27.8%。
图片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实际上,国内手机市场“饱和”的信号在去年已经出现,全球技术分析公司Canalys发布的一份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年总出货量为4.59亿部,较2016年下跌4%,这是中国首次出现智能手机年总出货量下滑的情况。
随着市场规模触顶,国内手机行业也迎来了一轮新的“洗牌”,华为、小米、OPPO、vivo等头部玩家在手机出货量方面的垄断势头越来越明显,而金立、酷派、魅族等二线厂商则开始面临生存危机。
前五名厂商出货量合计占比近8成
今年1月,国际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分列前五名,市场份额占比合计高达77%,2016年这一数据尚为67%。
图: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排名
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对于中国手机行业的马太效应,雷军去年11月曾向中国企业家杂志表示:
中国市场这两年基本已经成熟,我们四家(华为、小米、OPPO、vivo)加苹果,没别人了。再挤一挤,我觉得前五名(市场份额)一定会长到90%多。我们这几家有竞争,但还没有到拼刺刀的时候。
对比来看,5家公司在中国市场成功的战略各不相同。华为近年来将目标对准中国城市,打造“国产高端品牌”获得了越来越丰厚的回报;苹果一直保持着高端奢侈品牌的形象,不断更新迭代的iPhone手机是许多中国年轻消费者青睐的产品。
OPPO和ViVo则将小城镇、乡村作为优先考虑的市场,近年来建立了庞大的实体店网络。小米始终在线上销售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实体零售快速增长,小米在国内手机销量占比一度下滑。小米在2017年的复兴可以归功于一种新的策略,即把更多实体店与线上战略整合。
二线厂商遭遇危机
在五大“寡头”实力越来越强的同时,酷派、金立、魅族等国内二线手机厂商当前的处境可谓艰难。
金立
去年年底,金立手机被曝库存积压严重,陷资金链周转危机,负债或达百亿。
进入2018年,金立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多家媒体1月报道称,金立总裁刘立荣41.4%的全部股权已被法院冻结,冻结期2年。另外,金立在深圳和上海陷入了多起诉讼。
刘立荣表示,为解决资金难题,金立将引入合作伙伴、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售资产偿债,他甚至表示,必要时可以放弃金立控制权。根据金立采取的引资保生产方案,工业园将有50%的员工被裁。
今年3月,《财经》杂志消息称,金立工业园开始遣散员工,园内大部分员工处于“放假”停工状态,几家分公司拿到的订单也很少。近日,金立副总裁俞雷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
金立的资金链危机是突发性的,银行再有钱,挤兑也会倒闭。金立在积极生产自救。
酷派
曾名列“中华酷联”国产手机第一梯队的酷派集团,目前在国内市场份额已跌出前十。
2016年乐视以 10.47 亿港元,通过旗下公司注资酷派,成为后者的最大单一股东。后来,随着乐视危机爆发,酷派也陷入了被银行追债的境地。自2017年7月起,酷派一个月内三次被银行追债,涉及金额达2.4亿元。有酷派集团内部人士向《国际金融报》透露,由于受到乐视影响,银行对酷派只还不贷,而部分供应商也要求用现金交易进行结算,加剧了公司的资金紧张。
2017年8月酷派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称,目前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状态,截至2017年7月31日的营业收入约为港币27.16亿元,同比下滑约52%,且流动资产已低于流动负债,偿债压力加大。
面对资金压力,酷派不得不开源节流,全面收缩国内战线和在渠道上进行调整。媒体报道称,酷派2017年上半年解约了数百名即将入职的校招学生,大量员工也纷纷离职,原先将近3000人的规模,离职后仅剩下一半多。
在酷派困境中,离职的不仅有普通员工,还有领军人物。2017年8月,公司CEO刘江峰也选择了辞职。
魅族
虽然魅族手机目前在国内市场出货量排名第六,但近年来魅族的日子一直都不好过。
据新京报报道,魅族已连续第三年裁员。2016年初,魅族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章提出“稳增长,创利润,挺进IPO”的目标后,魅族启动了每年末位淘汰计划,裁员规模从起初的5%升至10%。近日有消息称,魅族将迎来新一轮大裁员,裁员数量可能超过千人。不仅如此,去年末以来,市场不时传出魅族专卖店关门的消息。
电信行业分析师付量向上述媒体表示:
在整体市场萎缩,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魅族显然已经站不稳脚步了。魅族曾经有一批忠实用户,能够支撑起魅族较高的价位,但是随着竞争对手相继推出颇具竞争力的产品,魅族产品的吸引力对于用户来说就没有那么大了。
此外,一个现象似乎也反映出魅族的颓势,目前,国内外各大手机厂商都在激烈争夺全面屏手机的市场份额,但魅族至今没有推出全面屏手机产品,在高端机的争夺战中已明显“慢人一步”。
(来源: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