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千里岩
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首份关于北极政策的白皮书,文件不算长,9000多字,分为六个部分,除去前言和结语,主体谈了四件事:一、北极的形势与变化;二、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三、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四、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政策主张。
但在岛叔看来,这本白皮书除了对北极地区的历史形势做了回顾,列举了相关的国际法依据之外,其实一共就说了两句话。
一是“中国去北极进行相关经济和科研活动是国际法许可范围内的事情,而且中国去定了”;二是“中国去跟北极周边国家打交道时候将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原则,与有关各方一道,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
接下来,岛叔就从这两个方面谈谈,这次中国发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意义何在。
原因
如果仅从地理上看,中国不是北极国家,也不在北极圈内。但在地缘上来说,中国却是近北极国家,是利益攸关方。
近些年,随着北极冰川融化加速,各个国家在北极活动不断增加。比如韩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非北极国家,都陆续发布过相关的北极政策。中国在北极也设立了“黄河站”,成为为数不多在北极设立永久科考站的国家,“雪龙号”也已完成8次北极科考,而且接下来也会有定期的科考活动。这次发布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也是在告诉国际社会:中国怎么看北极以及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北极对于中国的价值在白皮书里说的已经很明白了,中国参与开发北极当然是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目的,比如北极航道和资源的开发。
中国作为一个巨型的工业化国家,对于资源和国际贸易与航运有着很大的需求。在目前海运航道(如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日渐拥堵的情况下,如果开辟北极航道,不仅可大大缩短航运里程、节约航运成本,同时还可以规避常年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中东地区,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航运安全。
最重要的是,针对我国资源储备的不足,北极也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进口地。比如去年12月投产、被誉为“镶嵌在北极圈上的一颗能源明珠”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就对我国清洁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海上合作,要建立经过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和以前我们就写过的中俄共建的“冰上丝绸之路”等,北极都是其中重要部分,势必要求我们将这一地区列入到我们大发展规划中去。
更重要的是,除了相当的经济价值,北极对于全球生态的关联性也促使中国去关心北极。
在白皮书中,中国就用了大篇幅讲述了如何保护北极的生态环境,积极寻找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这次参与撰写白皮书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所所长助理赵隆就说:由于对冰上作业以及海洋了解得有限,所以要将“认识北极”作为首要目标,“我们宁可不开发,也不能让开发成为北极的负担”。
早在1925年正处于军阀混战的中国,北洋政府代表中国参加了《斯瓦尔巴条约》,为今天我们前往北极这一地区留下了国际法依据。今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如果不关心一下北极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整个地球的大事漠然置之,显然不是我们说好了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者和“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有的态度。
“雪龙”号首次进入北极浮冰区
立场
那么,为什么白皮书要专门强调一下中国是抱着什么态度和目的去参与北极事务的呢?
显然,是因为有人对我们不放心,而且还可能把这种猜忌当做现实去向其他国家扩散,作为自己遏制中国崛起的手段之一。比如,2016年9月美国国际安全咨询委员会发表《北极政策报告》就专门提出,中国正在通过在北极进行商业活动的手段来谋求在北极安全事务上扮演更大角色,提醒美国政府应该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确实,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的战略价值,加上气候变化让相关资源的开发现实性加大,在目前北极国家之间存在着争夺加剧的倾向。如果不说清楚中国去北极打算做什么,打算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做,就有可能让某些人使劲贩卖的“中国威胁论”下游产品有了市场。
这次,中国专门强调了“尊重”,对北极周边国家的权利尊重,对当地的文化尊重,对国际法和其他国家的合法权利尊重。不去伤害别人,才可能认真谈到合作,毕竟中国没有一手挥舞大棒或者刀子,另一手谈“公平合理的合作关系”的爱好。
同时,中国也认识到北极问题存在复杂性和敏感性,所以主张建立一种多层次合作模式,将各个相关利益方的共同利益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共赢”的局面,“实现北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协调,实现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的平衡兼顾,实现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代际公平。”
话说的也很明白,跟中国为啥要去北极一样清楚。我们就是要告诉全世界,我们不是那种“X国第一”的态度,而是一个做好了担负起大国责任,愿意为国际社会提供丰厚公共产品的国家,我们考虑的不光是自己眼前利益,还有合作伙伴,全球人类和子孙后代的利益。
嗯,中国就是这样的耿直,就是这样的汉子,堂堂正正说出来了自己对北极的打算。反正我们不是去侵略和掠夺,没啥需要藏着掖着的,即便会让某些人诟病一下我们为什么不去贩卖“自由和爱”等“普世价值”。
南海“北极化”?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一点都不复杂,岛叔本来也不想扯太多了。之所以还是专门就这个话题絮叨半天,主要是下班的地铁上看见了下面这样一种言论。
中国作为域外国家参与北极的海洋开发,就要学习遵守国际海洋法规则,将南海北极化。此前,北极海域与岛屿也是周边国家主权争议焦点。后来,北极条约将有关海域与岛屿做出了照顾各方的安排,且实现北极非军事化,域外国家愿意接受规则也欢迎。这样的制度安排缓和了冲突,扩大了共同利益。
这样将北极的开发生搬硬套到南海上,岛叔觉得很可笑。
在目前现存的国际法框架下,北极区域分为权属明确的周边国家领土和领海以及相关海洋权益,但是也存在大片根据国际法世界各国都可以共有共享的公海和大洋底土权益。中国前往北极的公海区域进行开发活动,毫无疑问是在相关国际法框架下进行的正当活动。
而南海则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概念,中国对于南海诸岛的权利是一种历史性权利。现存足够多的历史文件证明,现在南海周边国家还没有最终形成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对这些岛屿进行了开发,中国的国旗就已经飘扬在这些岛礁之上了。但是后来中国陷于外敌入侵和内战,暂时无力顾及南海。再加上上个世纪70年代,周边国家被附近海底蕴藏的石油所吸引,对我国的南海岛礁进行大肆侵吞,才形成了今天的争议局面。
而在北极地区,即便是动作最快的俄罗斯也不过是在2007年才将一面国旗插上了北极点的海底,这也仅限于表达俄罗斯主张以领土界限自然向北极点延伸的方式来划分大陆架的诉求而已。
将北极海域和南海联系在一起,这其中的逻辑岛叔想到地铁坐过站也没有想清楚。可否请诸位岛友一结吾惑?
(来源:侠客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