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周玲娜】2010年8月31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给深圳一份“生日礼物,正式批复广东省报送的前海规划。追溯到33年前,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由此,深圳前海被定位为“特区中的特区。迄今为止,前海已经成立4年了。纵观国际主要媒体的观点,欧美等地对自贸区的报道并不多,其政策解读也多为审慎观望,喜忧参半。而亚洲邻国则对中国自贸区发展纷纷表示看好。
英国《经济学人》早在2012年7月撰文称,前海是资本账户自由化的特殊经济区。成立之初它不过是寸草不生的蛮荒之地,一派百废待兴。但就是这块空地,承载了各级政府的太多希冀,各方声音都称前海是点燃中国新一轮改革并获得巨大成功的星星之火。《华尔街日报》和彭博社也大幅报道了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意义,并关注到自贸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而新加坡《海峡时报》则把上海自贸区内可能发生的金融试验称为“金融变革大爆炸。日本《产经新闻》称,试验区将试行人民币交易等金融自由化措施,吸引海外投资,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原动力。坦普尔大学东京校区亚洲问题研究所负责人杰夫·金斯顿说:“东北之于日本可以像深圳之于中国。
另一些观点认为,上海自贸区将对地区及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影响。“如果上海自贸区配套措施跟得上,它将对世界贸易产生巨大影响。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负责经济和政策事务的专家罗文尼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思考更深入的海外观察者则认为,自贸区被中国决策者用作以开放促改革策略的又一颗“探路石。印度《经济时报》载文称,启动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探索改革开放新路径的试验场。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中国问题专家韩载振博士认为,上海作为试点,对中国经济可起到“试金石作用,有助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进一步开放。
一向以专业、冷静与平衡报道著称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更是较早注意到上海自贸区意义的重要媒体。早在7月初,这家杂志就刊发了一篇文章,把建立上海自贸区称作中国总理李克强的一项“顶层设计(Mr.Lisbigidea.)。报道引用相关人士观点,从保守与大胆两个层面预测上海自贸区的未来。从保守角度看,上海自贸区有望成为泛亚地区的供应链枢纽,建成世界领先的大宗交易中心。而从另一角度看,这一自贸区有望成为点燃中国改革新一轮巨大成功的星星之火。从金融、制造业、贸易、服务业,到技术创新等各个层面,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
不过,《经济学人》一向言辞审慎,文章末尾指出,上海自贸区面临至少一项挑战,即在这一区域内外的价格差异问题,包括企业如何在差异中感到自在地生存下去。文章担忧,上海自贸区的雄心越大,试验可能会越失败;但过于保守,则可能变得无足轻重。如何破解这种两难处境?也许是为整个经济松绑,而不仅仅是在一个弹丸之地做试验。海外担忧有其依据,但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变革中的国际舆论表明,海外对中国经济决策的解读仍然有限。
毫无疑问的是,以自由贸易区作为经济发展催化剂是国际通行做法。为货物、投资与金融开绿灯,让自贸区促进经济,世界各有其策。而有过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等多年开放试点的中国,如今在上海这一“经济首都首次开设自贸区,却并无成例可循。
上海自贸区为中国的开放战略设下开放式问题,它能否在时间的流逝中为中国经济的走向赋予新的含义,相信海外还会持续关注。
历史表明,贸易是金融的生命线。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现阶段的成功主要来源于其转口贸易中心的地位,在英格兰区域与其它贸易联盟进新房自由交易。同时,它还是二战时期,金融与贸易相背离。然而,香港的金融服务中心仍然涉及到一系列的贸易和金融措施。与此相似,新加坡蓬勃发展的银行业在其作为英国殖民地首次出现,其目的是服务英国的贸易活动。同时,当其作为英国港口地位建立时,其银行保险行业也慢慢发展起来。尽管独立后的新加坡集中发展金融行业,贸易金融和军事行业仍是其金融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
上海应该主动向其两个地方的区域对手学习。首先,应增加两地互通有无的贸易活动,而自由贸易区无疑迈出了正确的一步。同时,将上海纳入全球供应链,并不断增加其港口的贸易流通量。自然而然,其港口将创造如贸易金融、军事保险的金融服务。尽管自由贸易区将吸引专家和外国金融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资本总部,其需求仍将促进当地金融业的发展。
此外,自贸区还将促进经济学者所称的集聚或聚类效果。上海将吸引一系列外国金融机构而国内的金融机构也将受益于不断增长的资本流动。从而,这将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相关的产业,如会计学、法律服务也将受益于不断增加的活动(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