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拍不出的三种类型电影,为什么是科幻片、超级英雄片和纯爱片?

亚太日报

text

4月19日,壹娱观察参加了由编剧帮主办的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行业对话之一,第四届中国电影编剧研讨会“类型电影的开发与创作2018”主题论坛。论坛上,编剧宋方金、束焕、何冀平、顾小白,电影人文隽,影视策划人评论人谭飞就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展开了讨论。

“2013年之前,中国电影行业只能叫‘影视行业’,2014年后则成了‘电影产业’,电影的产业化对类型电影的开发和创作提出了要求。”论坛上,编剧宋方金表示,尽管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以《致青春》为代表的青春片,以《人在囧途》为代表的公路喜剧片,以《战狼2》、《红海行动》为代表的军事动作片等,但电影行业目前仍在按照商业片和艺术片两个概念进行创作,尚未出现成熟的类型片导演和大量成功的类型电影。

对于这一问题,几位嘉宾都提及,中国现在很多类型片发展不起来,和相关编剧人才紧缺有关。然而目前中国影视行业的现状却又是编剧时常得不到重视和尊重,有不少甚至拿不到自己应得的酬劳。此前更有编剧调侃,自己的剧本除了名字,其他全被改得面目全非了。在这种情况下,好的编剧人才培养不起来,别说生产类型片,就连创作质量过硬的影片都难有保障。

编剧/导演束焕

而在整个产业的发展上,编剧束焕指出,类型片的诞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和现实土壤,中国和美国、日本的社会环境及文化传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类型片也有不同的发展。在他看来,中国改编日本IP难度很大,因为日本电影电视剧没有形成特定的类型,而是与日本的民族精神密切相关,强行进行中国本土化改编的结果往往是“四不像”。

相较之下,由于好莱坞大片所涉及的价值观和叙事方式相对普世,因此美国IP的“中国化”则相对容易,且近年来也不乏成功的案例。束焕认为,国外大量相同或相近的成熟类型片都对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发展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是中国发展类型片的重要助力。

他举例称,《人在囧途》在创作时曾参照了美国80年代公路喜剧《飞机火车汽车》,而《泰囧》除了参照成熟的公路喜剧,还参考了美国动画电影,“迪士尼和梦工厂的所有动画电影几乎都是公路片,如《怪物史瑞克》、《玩具总动员》。此外,还有《魔戒》也是公路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海上公路片,是关于一个人和一只老虎的旅程。”

对于这一观点宋方金也表示了认同,不过他进一步预测称,“有三种类型片是中国的社会土壤孕育不出的。”

编剧宋方金

第一类是科幻电影,宋方金大胆预言:中国30年内不会有成功的科幻电影,“全世界范围内除美国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国家大批量地拍出过科幻电影,因为在一个没有科学的国家拍科幻电影是一件很科幻的事情。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七八年前他找我做编剧,我觉得科幻片一定不能成,结果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疯狂’系列。另外演员也是个门槛,布拉德·皮特穿宇航服毫无违和感,但周润发、陈道明穿上宇航服去拯救全人类,观众就会觉得奇怪。”

第二类中国社会土壤难以孕育的是超级英雄片。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个人自扫门前雪”,是“不干涉他国内政”,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出现一个打不死的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对于观众来说是不可信的。“超级英雄最重要的职能就是自己解决问题,而我们的孙悟空一遇到困难就去找观音菩萨等有能力的人帮忙,他不是超级英雄,而是一个超级憋屈的英雄。”

最后一个类型是纯爱片,或许正如作家万寿寺老张所说:“我们的文学传统里没有救赎,没有浪漫主义”,也有豆瓣网友曾表示:“我们的现实社会鲜有纯爱,爱情总是和物质挂钩,所以电影作品中也难见纯爱片”。

编剧何冀平

但综合来看,除掉个别类型之外,在公路片、青春片、军事动作片等已经有成功先例的类型片上,中国电影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而除了积极向海外学习,多位嘉宾都认为也应当重视编剧的权益和培养,因为只有解决了编剧在行业中的弱势地位,才能有利于产出更多优秀的故事。正如编剧何冀平在论坛上所说:“类型片就像中国的八大菜系,编剧要起到的作用是在类型片的范畴中找到编剧最基本的东西,而这些是永远不变的。”

(来源:搜狐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