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復興航空班機墜河事故調查報告公佈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李來房 陳鍵興)台灣“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30日公佈去年復興航空GE235班機墜河事故調查報告指出,飛機2號發動機螺旋槳出現自動順槳後,飛行員誤收回並關掉正常運作中的1號發動機油門,最終飛機高度不足,無法及時成功重啟發動機而導致事故。

2015年2月4日,復興航空從台北松山機場飛往金門的GE235航班在起飛後不久失控墜毀於基隆河中。機上共有22名台灣乘客和31名大陸乘客以及5名機組成員,事故造成43人遇難,包括39名乘客和4名機組人員。

據30日公佈的調查報告,該班機起飛後在初始爬升階段,2號發動機自動順槳單元與扭力感測器間出現扭力訊號不連續的狀況,因而啟動自動起飛動力控制系統程序,致使2號發動機螺旋槳自動順槳。但是,飛航組員並未確實執行手冊內規範的不正常與緊急程序以辨識該故障,也未依程序執行改正措施,以致操控駕駛員誤收回並誤關仍正常運作中的1號發動機油門,最終導致事故發生。

報告顯示,起飛滾行初期,飛航組員發現自動起飛動力控制系統的備動燈號未亮起時,未放棄起飛。2號發動機發生非指令性自動順槳後,飛航組員於採取動作前未執行手冊內規範的故障識別程序,造成操控駕駛員對推力系統故障特徵與辨識的混淆,並將正常運作中的1號發動機推力降低。其後,飛航組員未及時發現兩具發動機都喪失推力,並重新啟動發動機予以改正。在重新啟動發動機時,該機失速且高度過低,已無法挽回飛機失控狀態。

報告還認為,飛航組員未能有效溝通、協調。在事故發生各階段中,操控與監控駕駛員未能有效溝通獲得彼此所知有關發動機狀態的信息,且操控駕駛員未能適當地響應或整合監控駕駛員所提供的信息。

報告還指出,既有證據顯示,2號發動機自動順槳單元與扭力感測器的間歇性訊號不連續,可能是因2號自動順槳單元內部焊接點瑕疵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