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麥加”走出萬名中阿“民間外交官”

text

新華社蘭州6月17日電題:中國“小麥加”走出萬名中阿“民間外交官”

記者黃文新

王博

地處中國西北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被稱為中國的“小麥加”。在這裡,阿拉伯語職業教育已經使上萬人憑藉語言優勢,活躍在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經貿往來中。

臨夏外國語學校偏居一隅,與街道上濃重的商業氛圍不同,只有學生們誦讀阿拉伯語單詞的聲音。23歲的馬龍是東鄉族,來自新疆伊犁,在臨夏外國語學校的學生裏,他的年紀要偏大一點。

“初中畢業以後我在當地的技校學電焊技能,因為家裏經濟條件不好,所以當時想早點就業。”馬龍說,之後在廣州的同伴告訴他,可以通過學習阿拉伯語來從事更加體面的工作。

臨夏少數民族教育最初屬於經堂教育,一些阿拉伯語在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和宗教活動中,經常會被使用。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普遍提高了當地穆斯林群眾的文化素質。而彼時,廣州、上海、浙江等南方城市市場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貿易往來不斷加強。

民族特色與商業發展產生新的機遇,這被當地阿拉伯語教育最初的倡導者所捕獲。雖然剛開始的推廣有些困難,但阿拉伯語翻譯人才的急缺,反映在報酬上的豐厚,逐步改變了人們的想法。

“阿拉伯語翻譯的年薪能拿到二十幾萬,有的人由於語言優勢直接和外國人做生意,這一切讓每年報名的學生不斷增加。”臨夏外國語學校常務副校長丁繼光說,學校的規模有限,現在每年只能從報名的上千人當中,錄取幾百人。

目前,臨夏州共有三所阿語職業教育學校,其中一所是政府辦學,另外兩所是民間辦學,但大都呈現出硬件設施與學生數量之間的矛盾。目前,在校學生裏,除了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之外,還有一些學生也並非穆斯林。

“通過這個語言我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的內涵,比如回族,比如維吾爾族,語言將會搭建我和他們交流的平臺。”26歲的漢族學生王勇說,在青海工作幾年後,對於少數民族人文極大的興趣,讓他辭職來到臨夏學習阿語。

當然,還有來自國外的。蘭朝偉在馬來西亞林國榮科技媒體大學結束了大二的課程後休學,原因很簡單,他想和阿拉伯國家的人們做朋友,但是語言上碰到了障礙。“用阿語交流,必定更自然,更具有親和力”。

接受完阿語教育的年輕人已經活躍在國內外的中阿商貿領域,有的已經成為上千萬身家的商人,還有一些人到中石油、中石化、華為電子等大型企業在阿拉伯國家的分支機構任職。

現在,臨夏州不僅著力發展阿語職業教育,還開辦“勞務培訓基地阿語短期培訓班”,對城鄉青年進行阿語口語強化訓練,然後由勞務派遣部門介紹到沿海需要阿語翻譯的城市,或介紹到國外勞務市場。同時,計劃提升阿語教學學歷水準,以適應更高層級的需求。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可以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通過和西域各國持續長時間的貿易往來,開啟了古阿拉伯國家與中國的外交之路。而現如今,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讓這樣的沿承走向新的紀元。

“讓學習阿拉伯語的人成為我們國家和阿拉伯世界的橋梁、紐帶,成為‘民間外交官’,促進我們國家和阿拉伯世界的發展。”丁繼光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