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8月26日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拍攝的蒙古國國家宮外景。新華社記者石永春攝。
蒙古國政府作出決定,從8月26日起,蒙古國國家宮正式對外開放。開放儀式於當天中午舉行,蒙古國政府總理阿勒坦呼亞格和副總理特爾比什達格瓦等領導人出席。當天有數千人參觀了國家宮。
阿勒坦呼亞格致辭說,國家宮對外開放是蒙古國新政府首次例會作出的第一個決定。蒙古國新一屆政府認為,此舉對愛國主義教育、普及歷史和文化知識、向外國遊客宣傳蒙古國國家禮儀和風俗習慣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蒙古國國家宮原稱政府大廈,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共4層,是總統、議長、總理的辦公地,並設有會見外國領導人的國家禮儀宮、會談大廳等。議會大廳也在國家宮內。
國家禮儀宮是一座大型蒙古包式建築,位於國家宮天井內。其內部主要陳設與一般蒙古包內陳設大體相同。禮儀宮是蒙國家總統會見外國元首等重要客人的場所,共可容納20多人。室內豎立著成吉思汗雕像,雕像左右兩側分別為主人和主賓的座位。在舉行會見時,蒙方會用其傳統的酸馬奶及其他食品招待客人。
在國家宮二層禮儀大廳正中擺放著“九尾白纛旗。此旗形似三股叉,上部有一圓頂,下墜九束用白馬尾製成的纓,規格大小不一。古代蒙古人每逢大戰前必祭戰神,他們相信戰神附在此旗上。成吉思汗時期,這種旗已廣為流傳,據說成吉思汗征戰時有兩匹白色戰馬,一匹為坐騎,另一匹專門載此旗,因此戰無不勝。時至今日,此旗與國旗、國徽同為國家權力的象徵。目前國家宮二層存放的大型九尾白纛旗每逢重大活動時都被請出。每年國慶那達慕時,便由國家儀仗隊將該旗護送至那達慕會場,會後再請回國家宮存放。
從26日起,每週六、日11時40分,國家儀仗隊士兵都要在國家宮正門前的成吉思汗雕像前舉行行禮儀式,此時遊客可與士兵合影留念。然後進入國家宮中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和國家禮儀宮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