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被证明“清白”,但海鲜商户们已经亏惨了

界面新闻

text

6月16日夜间,北京市召开疫情防控第120次例行新闻发布会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

这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专家施国庆通报,目前还没有证据来表明三文鱼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者中间宿主。

施国庆还称,在这次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相关的被污染的局部场所,通过检测确实发现三文鱼有被污染的情况,但是进入到污染场所之前的三文鱼,并没有检测出新冠肺炎病毒。

三文鱼至此得以“翻身”。在6月12日晚,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相关部门抽检时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

事实上,这一轮抽检中,新发地有40多个环节样本都检测出了新冠病毒。但张玉玺在采访中只提到了“进口三文鱼案板”,随即让三文鱼陷入了“危机”之中。

北京不少日料门店和大型卖场都直接下架了三文鱼产品。

随后,这个危机也进一步波及到涉及冷链运输的进口海鲜、水产,乃至活鲜产品。

虽然三文鱼被证明与这次北京爆发的疫情没有直接关系,但涉及到的海鲜水产商户们却已损失惨重。

一名在石景山锦绣大地海鲜市场工作的经营人员王勇向界面新闻称,虽然市场还未封闭,但自己的海鲜类产品完全无人光顾,不得已他批发了一些蔬菜,来带动海鲜产品的销售。

他的货源均来自京深海鲜,自从京深关闭后,现在销售的都是存货。“销售海鲜产品没人敢要,不管是不是三文鱼。餐厅渠道之前有要货的,现在已经卖不动了。”王勇对界面新闻说。

他向界面新闻透露,以往周六日通过京东到家下单的客户多,正常营业流水在四五万元,目前一分钱都没有。

听说在北京做海鲜赚钱,王勇3月份才来北京盘下店,每次囤货不到10万元,以零售、线上形式出售,但现在是干一天赔一天。“京深大型批发商一个摊位的货值都是数百万元,过年一批货已经赔的够惨的了,4月份才逐步恢复,5月份听说有人开始囤货了,一下子又搞垮了。”

6月16日以来,已经有大量海鲜水产市场陆续被封闭。

位于朝阳区来广营的一处海鲜市场内,阿杜海鲜是这里的一个档口,所有的海鲜经营商户在6月15日收到关闭通知。阿杜海鲜的经营者告诉界面新闻,在6月15日之前市场里基本没什么客户了,经营者们也都忙着做核酸检测,6月16日正式关闭。目前她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她告诉界面新闻,最近自家天天吃海鲜。因为活物能养着就养,不能养活就得销毁,“其实春节那一波的影响属于全行业全国范围性的,但这次发生在北京的局部地区,全北京都对海鲜产品谈之色变。”

市场管理者为经营者管理货品方便,每天会在固定一小时内(上下午各一次)进去市场整理货品、喂养活海鲜,其余时间市场处于封闭状态,阿杜海鲜已经许久没有接到线上的订单了,基本京东到家618有活动,发货时间也得延迟。不过她不指望线上平台,经营者称,平日该店以门店销售为主,线上订单日均只有10单,自6月12日以来一单都没有。

零售商的海鲜区域也是这样惨淡。界面新闻走访永旺、永辉超市等水产区域,工作人员不断强调虾蟹类均为国产货,永旺海鲜水产区域在6月12日还设立了“海鲜日”,但都无人问津。

永旺超市水产区

永辉超市海鲜(包含鲜活类和冻品)中,国外占比70%,主要国家为印尼、澳洲、新西兰。国内30%,主要是江苏省、福建省。目前,三文鱼在永辉全国范围的门店下架。

对于销售数据,永辉、盒马鲜生、京东到家等均拒绝向界面新闻披露海鲜产品相关销售数据。不过从大众点评平台看,盒马、永辉超级物种仍然有消费者购买食用海鲜类产品。

截图自大众点评网站

随着疫情进展,最近北京、天津、广东、河南、甘肃等多省份市场监管部门纷纷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监管对象重点以生鲜、畜禽肉类、水产品及其制品,以及各类经营场所为重点。

“小龙虾旺季就别指望了。”胡杰是江苏泰州一名虾蟹类批发商,他告诉界面新闻,小龙虾本来今年的价格还要比去年同期高一点,每天要往北京发一吨左右的小龙虾,流通至北京的餐饮渠道,但是这几天不能发货了,连带着天津、河北市场也受到影响了。

作为供应商,他能感知到一些进货商户的防范心理非常重,他们不敢多进货,即便价格行情好的时候,担心因为疫情让生意突然停滞,虽然这和小龙虾没有直接关系。

据他了解,北京最大的海鲜水产市场都关了,像龙虾这些,少了北京市场你还怎么玩?但是听说今年因为疫情影响,经营者对整个经济环境的期待没有那么高,“大家兜里没钱,吃龙虾的人也比往年有所下降。”

似乎没有人知道情况何时会出现转机。海鲜水产商户们似乎一时之间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存货死掉。王勇眼下有些消极,“坏的倒掉,贵的冻起来。”

他把帝王蟹、龙虾先放鱼缸养,快死的时候冻起来。贝壳类货值低的直接倒掉。因为现在只要是进口来源,就没人敢要。“下半年不打算干了。”他补充说道。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王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