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进展,国内职业足球联赛能否重启的话题也愈发受到相关从业者的关注。据了解,当联赛日程尚未敲定时,中国足协已对2020赛季中乙联赛的改良推出了具体方案——2001年龄段国青队及部分中超俱乐部U23队伍的参赛,在提升中乙关注度的同时,也为联赛竞争品质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1年龄段国青队在中乙联赛中的具体参赛模式无疑更具“技术含量”。
国青将征调适龄球员,按照俱乐部模式备战
据了解,未来国青队很可能将以类似“俱乐部”形式参加新赛季中乙联赛,这也意味着球队必须拥有固定的训练及比赛主场。
考虑到球队教练班子中以上海籍教练为主,再加上去年中甲上海申鑫降级后因资金等原因宣布退出职业联赛,因此其原俱乐部主场上海金山体育中心体育场及训练场,经各方协商后确定留给国青队作为新赛季中乙联赛主场。
这块场地的设施甚至符合中超联赛的相关标准,这对国青队来说无疑是利好。
按照计划,国青队接下来将征调30名左右的适龄球员,随后按职业俱乐部模式备战。这些球员分别来自各地方俱乐部及其梯队,不过类似陶强龙这样已经在各自俱乐部获得中超参赛资格的球员,暂时不会被征调到国青队中来。
所有入选国青队的球员与原俱乐部签订的合同内容,尤其是薪酬标准保持不变。此外,中国足协还将单独为国青队球员设定补助标准。
据了解,国青队不会采用此前日本U22选拔队征战J3联赛的方式,在人员方面随时进行变化与调整,而是和普通中乙俱乐部一样,仅仅在转会窗期间才能调整人员。
具体来说,在联赛中期转会窗开启期间,若国青队教练组对个别球员进行调整,那么相关球员可先行回归原俱乐部。同时,球队教练组可以根据联赛及梯队赛事实际情况,将部分涌现出来的新人征调入队,参加后面阶段的中乙联赛。
上海金山体育中心。
中乙赛制有变化,“南北分区”或改为分组
对于国青队及中超U23队参加中乙联赛,外界曾产生了一定争议。
有人担心这样的安排虽然有利于年轻球员锻炼,但也存在着破坏公平竞争的可能性,甚至有人担心“默契球”等情况对赛事升降级造成负面影响。不过,中国足协对此早有考虑。
新赛季中乙联赛有可能不再采取往季的“南北分区”赛制,而是按各参赛方地理位置分布,将所有参赛队分成3个或4个组(视参赛规模而定)展开常规赛,其中每组至少10支队伍。
这样考虑原因如下:首先,本赛季赛程面临大幅缩短,如果比赛于11月落幕,那么实际比赛周期可能还不足半年。增加组别的目的是为了让各队在常规赛中至少能打18轮比赛,同时也确保赛事在规定时间内结束。
其次,安排同组别球队就近比赛,有益于减少运营成本,从而为俱乐部减负。
胜负不是主要目标,季后赛统一进“降级组”
从锻炼球队的角度来说,胜负并不是国青队的主要追求目标。
对普通中乙球队来说,常规赛胜负一定程度上影响季后赛各队排位顺序,对最终竞争结果的影响并非决定性。也就是说,一旦进入季后赛,中乙球队、中超U23队伍和国青队都将分开参赛,此阶段赛事才是决定中乙升降级的关键性比赛。
按照方案,常规赛期间3类参赛队(普通中乙俱乐部队、中超U23队、国青队)将一同参赛,然后计算各组积分排名。进入季后赛阶段后,比赛分为类似韩国K联赛季后赛的“争冠组”与“降级组”竞赛办法,各组单独竞争。
常规赛中积分靠前的队伍进入“争冠组”,争夺升入中甲的席位。在常规赛中排名靠前的中超U23队不参加“争冠组”比赛,而是统一进入“降级组”参加比赛,这主要也是确保各支队伍一个赛季有足够多的比赛场次。
需要说明的是,国青队在此过程中不存在降级。此外,中国足协将为中超U23各队参加中乙联赛单独拟定一套准入标准,尽可能避免公平竞争方面的争议。
对国青队而言,参加中乙联赛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实战来锻炼队伍,也就是多打比赛,特别是“以小打大”。如若中乙球队或中超U23球队输给国青队,恐怕就颜面无光。这客观上也就要求各队重视比赛质量。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