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记忆消逝前》:海伦·米伦是如何演好一位妻子的

亚太日报

text

注意:本文有剧透

2017年的金球奖,海伦·米伦与朱迪·丹奇两位同样来自英国的老戏骨,双双获得了电影类音乐/喜剧片最佳女主提名,一位是凭借《爱在记忆消逝前》,一位是凭借《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有意思的是,某种程度上她们演的都是“老少女”谈情说爱的故事:海伦·米伦是黏人的嬉皮老少女,携患有阿兹海默的丈夫私奔;而朱迪·丹奇(扮演老年的维多利亚女王)则止步于傲娇老少女与印度男仆之间的暧昧关系。

这样抽调出来看,是为了将二位戏骨的演技置于电影之上,因为这两部电影实在是平平无奇。《爱在记忆消逝前》去年还参展了威尼斯电影节,提名了金狮奖,大约也是因为导演保罗·维尔齐是意大利本土出身,而这又是他的第一部英语电影。电影改编自意大利畅销小说,尽管维尔齐将小说尽量用英语语感翻译了这个故事,但它的闲适和琐碎,无独有偶,都是属于意大利式的。

海伦·米伦其实一直很擅长扮演家庭伦理剧中,柔中带刚的女性角色,她和朱迪·丹奇都有着贵族般的翩翩风度,然而,海伦·米伦和丹奇的傲娇从来不是一个路数。虽然海伦演了无数女强人,但还没有一个角色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婆”。她可以是一位强势的妻子,为了一个男人和大文豪丈夫托尔斯泰吵得不可开交,逼得托尔斯泰离开她(《最后一站》);或是为了让大导演丈夫希区柯克拍好每一部电影(《希区柯克》),她甘愿成为导演背后的女性;她也可以是著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但抛开头衔,在这个故事里,她不过是一个因为儿媳妇的死受尽千夫所指的委屈婆婆(《女王》)。

在千变万化的妻子和母亲角色中随意切换,戏外的海伦·米伦对家庭与婚姻却有着很理性的认知——这或许是她擅长塑造“坚强的母亲、妻子”的原因,要学会认同母亲、妻子这类角色的价值。在看完《爱在记忆消逝前》的剧本后,她表达了类似于影片传达的婚姻家庭观:与另一半相处的秘诀在于,互相尊重对方的隐私。“隐私不等于秘密和欺骗。即使是再亲密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拥有健全意识的个体,不能因为我们爱一个人,就为此失去了自我。”在宣传电影时,海伦·米伦这么告诉记者,她认为这部电影讲的是“我们对自我的认同感,不是通过我们的孩子或是另一半来完成。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就是很有意思的个体”。

电影的情节那么简单,三段预告片就几乎概括了故事全部,然而这是部公路片。所谓旅行,就是个在远方寻找生命中缺失的东西的一次时机。从一次任性的逃离开始,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是患有轻度阿兹海默的英语老教授,他的妻子艾拉则身患绝症。两人偷偷背着儿子和女儿,开着久经失修的房车“求闲者号”,打算一路向南去拜访海明威的故居——因为约翰是海明威的头号粉丝。这边厢,发现老人家不见了的儿子急得跳脚,那边厢,两位老人家却优哉游哉地出发了。表面看来,这只是一次为约翰寻找缺失的记忆的旅行,实际上,在艾拉的心中,这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

前面说了这是部喜剧,自然在旅行路上要发生不少小插曲。约翰健忘、任性,又爱吃飞醋,惹了不少麻烦。他老是不记得自己在哪,偶尔会尿裤子,想不起儿女的名字和艾拉的名字,甚至还把艾拉忘在了营地,自己独自开着车就走了;然而他记得关于海明威的一切,记得妻子的初恋情人,甚至还记得很久以前教过的学生。而艾拉,她一边气丈夫忘性太大,一边又忍不住迁就生病的他。即使在她无意中发现丈夫竟在她怀孕时,与邻居偷吃,她大发雷霆之后,冷静下来也还是选择了原谅。

毕竟他们都时日无多。

正所谓“吾心安处是吾乡”,虽然两位老人是在旅行,但他们的悠闲感,即使是强盗也破坏不了。电影随处可见浪漫的语感,无论是路上的风景、二人的对话、相偎相依,都体现了他们的浓情蜜意。

在这段关系里,艾拉显然是更强势的那一个——此时扮演的也是给予者的角色。但她却有可爱的小女孩脾气,偶尔会使小性子,又爱撒娇黏人,时常还会泪眼婆娑,嗔痴怨怼。虽不傲娇,胜似傲娇,实则是一种爱与被爱的骄傲。海伦·米伦把艾拉的情绪层次感演得很分明,喜怒哀乐都带有小女儿姿态。

抛开节奏不协调的问题,单从情感角度来说,《爱在记忆消逝前》看得人很心酸。电影展现的不只是两位老人携手共赴旅途的黄昏之恋、相伴一生的誓言最终达成,同样还有他们在生命尽头,那份令人动容的努力和坚持。

就像海伦·米伦说的那样,对伴侣的一切通通知晓,对二人的感情并没有助益。起初,他们靠放幻灯片来寻找过去的记忆,重拾过去的点滴;但约翰隐瞒的出轨真相仍然伤害了艾拉,致使她差一点把约翰丢掉。这时,影片在此扭转得过于生猛和突然,才刚遭遇晴天霹雳的艾拉,没一会儿就把“丢掉”的丈夫捡了回来,原谅得也太迅速了。而旅行路上的一些小事横生枝节,继而又变得盘根错节,艾拉会忍不住开始发牢骚,然后拉着丈夫回忆往事——比起她的突然原谅,前面的情节实在太冗长了。总之,电影的节奏感把握得不是很好。

而且,在喜剧还没有看够的情况下,突然,煽情就抽走了所有的轻松和愉悦,悲剧来得有些突然。发誓不会丢下约翰的艾拉,在确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打开了一氧化碳的开关,和熟睡的丈夫相拥在一起。

艾拉给儿女们留下了一封遗书,奇怪的是看完了并不让人觉得有那么悲伤,反而带有一种宁静安详的意味。毕竟,对这两位老人来说,相濡以沫的一生,旅途的终点依然是你伴我左右,这份远胜于爱情的亲情,早就超越了婚姻家庭的一般意义,一路走来,磕磕巴巴,有你有我。也就足够了吧。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