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黎明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12日发表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正式讲话,令伊核协议前途堪忧。对特朗普的“伊核新政”,欧洲毫不迟疑地作出了反应。英法德三国领导人呼吁特朗普和美国国会认识到“破坏伊核协议的后果”。
二战以来“破天荒”
欧洲三大国公开站出来与美国唱对台戏,是二战结束72年以来的破天荒,足见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大西洋两岸裂痕之深。
2012年美国对伊制裁之所以让伊朗伤筋动骨,是因为当时美欧立场和步调一致。当时,在美国压力下,欧盟决定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并将伊朗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之外,沉重打击了伊朗的经济。时过境迁,在当前形势下,欧盟再次联手美国制裁伊朗的可能微乎其微。
然而,即使欧洲不与美国为伍,伊朗能否躲过被美国再制裁呢?美国的国际地位确实在下降,但它在国际经济中的龙头老大地位没有改变。伊朗的经济(尤其是石油收入)严重依赖国际贸易,高度美元化。为解决国内成堆的经济困难,伊朗对美国的跨国公司有深度的间接依赖,无论欧洲、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在伊朗投资和出口技术都难以摆脱美国的牵制。
伊朗若“退约”后果难料
特朗普的新伊核政策出台后,伊朗已经做出了强烈反应,同时加强与欧洲和中、俄的团结。石油出口和结汇自由是伊朗经济的生命线,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伊朗伊斯兰政权的支柱,这两条是伊朗的红线,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制裁若越过红线,伊朗将会毫不犹豫地退出核协议,并重启核计划。这个逆转对中东的和平与稳定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英法德三国政府对特朗普的新伊核政策态度是强硬的,但是欧洲的企业未必如此。2015年伊核协议签订后,欧洲人纷至沓来,前往伊朗投资。但是由于欧洲各大银行拒绝向伊朗转汇资金,大部分投资项目搁置至今。欧洲银行对美国的惩罚心有余悸。过去十年,欧洲银行因与美国制裁下的国家合作,已被美国司法当局罚款数百亿美元。
特朗普10月12日的讲话发表后,欧洲企业一片恐慌,法国的几家大公司,如雷诺、标致、道达尔等十分担忧其在伊朗的投资打水漂,甚至招来美国的惩罚,使他们成为特朗普新伊核政策第一批倒下的牺牲品。据说有的欧洲公司已私下放话,如果美国决定追加制裁,它们将立即停止在伊朗的投资和项目。
欧洲与美国在伊核问题上分道扬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特朗普究竟是否能迫使美国的欧洲盟友就范,欧洲又是否会抵抗到底,需拭目以待。
作者华黎明,系中国前驻伊朗大使。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