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專家甬城探討古代海圖與“海上絲綢之路”

宁波日报

text

【亞太日報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和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共同主辦的“海洋印痕———海上絲綢之路與古代海洋地圖”學術研討會在甬城舉行,拉開了第十四屆寧波“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周序幕。來自韓國以及臺灣、澳門、大陸的20多位專家學者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探討古代海洋地圖在“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梳理古代海圖中的“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專家、寧波大學教授龔纓晏也是與會專家之一。他介紹說:“海洋地圖是海絲申遺的實證,相比文獻資料更具有形象性。目前的古代海洋地圖研究的狀況可以說是從薄弱走向“方興未艾”,關注和加入研究隊伍的人越來越多,成果也有不斷豐富的趨勢。”

龔纓晏說,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的海上通道,寧波在東漢末年與“海上絲綢之路”發生聯系,且從未中斷過,“天一閣藏寧波地方志中的有關寧波的海洋地圖是我的課題研究內容之一。地方志里有海防地圖、島嶼、海塘,為我們探討海上航線地點、古人是怎么走的等提供了實證。寧波保存下來的地方志最早為宋朝時期,一有海洋地圖就與海上絲綢之路聯系在一起,后來內容越來越豐富、精細,類型也越來越多。”

該研討會是寧波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長期合作建立的寧波“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研究中心今年確定的重點課題項目,龔纓晏認為,“下一步,海圖研究方向將表現為:國內相關地圖會越來越多地發掘、整理、公布,國外收藏的東西我們會越來越了解并更多地利用,研究會更專業、深入、細化。原來籠而統之研究中國海洋地圖,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寧波人更關注寧波海圖,福建人更關注福建海圖的細節等。不再是從一個角度討論一件事,而是把航海、航線、導航技術、造船技術綜合考慮,國內航線和國外航線對接,軍事和商業結合,研究將體現綜合性。”

龔纓晏認為,研討會將推動寧波的“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和申遺。“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城市很多,寧波的優勢在于起步早,我們的海絲文化周已經舉辦到第十四屆,2013年國家正式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的時候,寧波在學術地位、文化研究上的地位就凸顯出來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聯合申遺是從寧波起步的,當前聯合申遺成為共識的時候,寧波可做的事情依然很多,加強文化遺產普查、考古發掘,在學術研究領域繼續起到帶頭作用,推動中國海絲研究向更廣、更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