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俄社会民意调查报告显示**
** 两国民众对中俄关系充满信心**
今年4月,应俄罗斯邀请,中国赴俄罗斯抗疫医疗专家组从哈尔滨启程,赴俄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图为专家组成员启程前合影。新华社发
日前公布的2020年中俄社会民意调查报告显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高水平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稳固,两国民众对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明确支持,对中俄关系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 “希望俄罗斯与中国拓宽更多合作领域”**
这项调查由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俄头条客户端等联合发起,来自中国北京、广州、哈尔滨以及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新西伯利亚等中俄11座城市的3000多位民众参与了调查。
从对彼此认知的整体情况来看,受访者均给予对方国家人民非常高的正面评价。在俄罗斯受访者眼中,“勤劳”“自信”“守诚信”是中国人民最主要的特征。与2018年的同主题调查相比,俄罗斯民众对中国人“守诚信”的认同度明显提升。接受记者采访的俄罗斯专家分析认为,“‘守诚信’印象增强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媒体传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各层面接触交流不断扩大,两国民众对彼此印象和认识逐渐深化,心理距离也在拉近,特别是中俄年轻一代相互接受和亲近的程度很高。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博士生图拉尔曾经作为交换生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习。他告诉本报记者,自己对中国一直很关注,在中国的生活学习经历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一段重要经历,“中国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科研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希望俄罗斯与中国拓宽更多合作领域”。
** “抗疫合作进一步促进了俄中友好关系”**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通过捐赠抗疫物资、派遣医疗专家组的方式,中俄双方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俄罗斯受访者对两国抗疫合作成果表示认同的比例高达84.2%。多数受访者对两国在国际多边抗疫合作中的立场和作用表现出积极赞同的态度。在“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抗疫行动‘标签化’‘污名化’”的问题上,超过2/3的俄罗斯受访者表达了支持中国的态度。
俄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梅利尼科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俄罗斯和中国一直在政府和专家层面保持着密切联系,俄中友谊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俄中两国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控疫情并加强合作,同时向国际社会提供必要的援助。”
“抗疫合作进一步促进了俄中友好关系。”俄罗斯阿尔希波夫基金会主席阿尔希波夫表示,为了支持中国抗击疫情,该基金会组织了募捐活动。“像我们这样的民间组织还有很多,大家都想尽办法,为共同抗疫尽绵薄之力。当前,俄罗斯防控举措成效正在逐步显现,我们也得到来自中方的坚定支持。”
俄罗斯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塔夫罗夫斯基分析称,面对疫情挑战,俄中守望相助、携手战疫。“少数国家的政客把疫情在全球的扩散归因到别国身上,是试图转移视线、推卸自身责任的拙劣手段。这违背了起码的逻辑和常识,我们不会相信。”
** “对俄中两国未来合作充满信心”**
此次民意调查显示,中俄双方民众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表现出积极乐观的预期。
调查报告得到现实数据的支撑。2020年第一季度,中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3.4% ,中国自俄进口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一。目前,双方口岸货运繁忙,中国企业在俄承建项目稳步推进。今年第127届广交会被搬上“云端”,同样吸引了大批俄罗斯企业。俄罗斯亚洲工业家企业家联合会副主席库兹涅佐夫认为,网上广交会有利于促进俄中双边贸易的发展,参展商可以更加方便地在数字平台上签订协议。
图拉尔向记者表示,中国和俄罗斯是友好邻邦,近年来俄中两国有着全方位的合作经验。“无论现在还是未来,相信俄中两国都会保持亲密的友谊、紧密的协作关系。”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将进一步提质升级。双方在扎实推进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战略性大项目的同时,将通过政府间合作机制深入对接,在农业、金融、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医疗卫生、5G等领域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今年将开启中俄科技创新年,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确定新的研发项目,打造中俄科技创新共同体。
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里科娃对本报记者表示,俄中在各领域的合作将助力俄罗斯发展。“毋庸置疑,俄中共同抗疫的合作经历,将转化为疫情后双边关系提速升级的动力。我们对俄中两国未来合作充满信心。”
(本报莫斯科6月27日电)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殷新宇 屈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