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卸任外交部发言人已满一个月的资深外交官耿爽,以新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根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网7月7日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当天向联合国秘书处递交全权证书,正式开始履职。
据联合国官网7月7日消息,耿爽7日已经作为中方代表参加了由联合国人权高专参与的关于维和行动与人权保护的多国线上视频对话。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耿爽是于6月下旬前往纽约赴任的,在经过两周的隔离之后,于7月7日正式开始履职。
重回“故地本行”
6月5日,耿爽以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最后一次主持例行记者会。他在现场宣布,由于工作安排原因即将奔赴新的岗位。翻开耿爽的履历,可以发现他在近四年的时间里主持了近400场记者会。此前他先后历任外交部国际司参赞兼处长、中国驻美国使馆参赞、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参赞、副司长等职。
值得注意的是,耿爽此番履新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以及联合国的工作,对他而言并不陌生,他可谓重回“故地本行”。他曾于1999年到2003年在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随员、三秘,也曾在外交部工作期间长期主管中国参与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相关工作,负责中国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事务。
老大使王嵎生此前接受澎湃新闻
专访
时曾表示,自己在履新中国驻亚太经合组织(APEC)高官时向当时还年轻的耿爽请教过多边事务,足见耿爽对国际组织和多边事务的熟悉与了解。
此外,在担任外交部发言人期间,耿爽需要应对回答国内外记者们各种各样的提问,这要求他必须对于中国外交在所有领域和事务上的基本立场和最新进展都有所了解与掌握,这也恰好匹配了联合国当前全面覆盖各类国际事务的工作属性。
有匿名外交人士此前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就表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需要像耿爽一样的外交官,同时具备在多边领域和公共外交领域的经验。而将他升任为大使衔,也反映了未来这些工作开展起来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履新两大背景
2019年7月31日,中国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张军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递交全权证书,如今时隔不到一年耿爽走马上任。有消息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中方近期或将继续向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委任派出资深外交官。这一系列动作凸显出当前中国对联合国的支持以及当前在联合国舞台上遇到的挑战。
这其中,耿爽大使的履新又有两个突出的背景,一是作为联合国第一大会费国的美国,近来正在不断“毁约退群”。美国最近的一次退群是在7月7日启动退出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的世卫组织的程序。此前美国已经先后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重要的联合国框架机制。法新社今年4月援引联合国官员接受采访的话称,“一些国际上最有影响力参与者的退出所带来的空缺给这些组织带来了危险。”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上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联合国管理事务副秘书长日前向联合国大会通报了联合国财政状况,包括中国等43个国家已经足额缴纳了2020年度会费及维和摊款。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月8日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的第二大会费国和负责任的国家,我们始终认真履行对联合国的财政义务,已经全额缴纳了今年联合国会费以及维和摊款,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联合国的支持。
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及中美两国关系的变化,中美在联合国舞台的博弈也呈现加剧趋势。今年以来,中美已经在涉台涉港问题、人权问题以及疫情相关等问题上多次交锋,以至于中方几次在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网上以代表团发言人的身份专门发表声明驳斥美方言论。
代表团发言人5月1日表示,美国常驻团发布推文,公然为台湾地区参与联合国说项,严重违反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侵犯中方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伤害14亿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常驻团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5月29日,美国等国试图推动安理会讨论中国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的提议,遭到安理会拒绝。张军当时指出,美国一方面在世界各地滥用武力,搞单边制裁、政权更迭,另一方面大搞单边主义,接连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这才是世界动乱之源,才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真正威胁,是安理会真正应该讨论和关注的问题。
代表团发言人6月30日再次发表声明,指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6月30日发表的声明颠倒黑白,充满偏见,妄议中国人权状况,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这些情况都说明客观上中国外交需要在联合国舞台上加强发声与对话。而此刻,一位经验老到的发言人代表中国站上了联合国舞台。
6月5日,耿爽在最后一次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后哽咽地说道,“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情谊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