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观荷的最佳季节,平园池村里的游客渐渐增多。 钟升 摄
中新网南通6月14日电 (记者 钟升)夏日的气息越来越浓,在南通如皋市平园池村的千亩荷塘里,已有一些早熟的荷花次第开放,为碧绿的荷叶之海添上几抹嫣红。来自各地的游客开始涌向这个“网红打卡地”,让昔日偏僻落后的平园池村充满欢声笑语。
当地的学生利用休闲时间制作传统的香囊作为村里的旅游纪念品。 钟升 摄
平园池村由藕池、竹园、太平井3个自然村组成,当地水泊众多,历史上就大批栽种莲藕。2013年,刘炜建走马上任村党总支书记,彼时的平园池村还是个农民种地为生,每亩收入只有约500元的穷村。
在外面闯荡过的刘炜建觉得这样看天吃饭不是个办法,他看中了平园池村古已有之的大片荷塘,决心围绕着“莲藕”大做文章。刘炜建和村干部们一起动员全村流转土地,成立土地合作社,集中连片开发乡村旅游景观,做大“美丽乡村”生态农业蛋糕。村里请来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占地1600多亩集种植、采摘、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藕池文化园。
秦兴瑞展示自己收藏的老手表。 钟升 摄
2017年8月,藕池文化园开园,头天就迎来了5万多名游客,“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城里人跑来我们村里。”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平园池村渐渐成为了知名的“网红村”,周边上海、浙江的游客也纷纷前来“打卡”。为了应对逐年递增的客流,刘炜建正安排村里停车场的第二次扩建。
54岁的村民丁佐梅去年花了60多万元将家里300平方米的养鸡场改建成了民宿,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她介绍,目前村里人均年收入近3万,相比以往翻了好几番。荷塘上面产莲子,水里养小龙虾、大闸蟹,泥里有莲藕;赏荷季节结束后,村里还会就地取材做荷叶茶、莲心茶,多种方式创收致富。“现在我加入村里的旗袍队,每天和姐妹们在村里走两次,让外面的人看看咱们村里人的新面貌。以前村里人老想往城里跑,现在是城里人总往我们村里跑。”
69岁的秦兴瑞曾经以修钟表为业,看着村里生活一天天变得更好,他拿出自己多年收藏的钟表,在村里的农耕文化馆里布置了一个小展馆,帮着吸引游客。全村有4位百岁老人、95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位,村里每年对70岁以上老人定期慰问,老人生活有保障,老年生活越来越安康。一些老人和秦兴瑞一样,开始在村里的旅游设施中义务服务,发挥自己的余热。
在秦兴瑞收藏的上百个老手表中,他最珍惜的是一块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罗马表。秦兴瑞介绍,这块表是粟裕大将为纪念解放如皋,送给了当时他留宿的老乡家,后来辗转到了秦兴瑞手中。历经80多年岁月,罗马表至今仍在正常运转。每天,秦兴瑞都会认认真真地上好发条,他期待这块记录着如皋从解放到实现小康“时光”的表能够一直跳动下去,见证着这里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