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李哲】虽然四大自贸区的内部"竞争"才刚开始,但在中银国际副执行总裁、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湧海看来,中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在"抢滩"登陆自贸区,后期的竞争将越发明显。
除了商业银行的正职外,谢湧海同时也是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永远名誉会长以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咨询委员会委员,中港的两地官方身份让谢湧海对自贸区内银行业的发展有深刻认识。
自贸区竞争的"踏脚石"
他在4月24日接受《亚太日报》采访时说,目前随着第二批自贸区正式挂牌,再加上政策性的扶持,自贸区内的金融创新将不断加速,这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发行在迅猛增长,而这恰恰就是中外资商业银行在自贸区竞争方面的"踏脚石"。
从市场上来看,谢湧海此言可谓"一语中的"。4月21日虽然是粤闽津自贸区正式挂牌的时间,但也是一些银行摩拳擦掌之际。
据悉,中国建设银行天津自贸区分行也于当天正式营业。建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位于天津港保税区。建行称,除开办正常的本外币对公及对私业务外,将重点发展天津自贸区特色业务。与此同时,建行天津分行所辖的其他营业网点正式同步受理天津自贸区内客户申请办理的各项业务。
建行表示,挂牌当日建行系统内各家机构共为40余家自贸区内企业开立了本外币账户(其中自贸区分行为首尔分行开立了跨境清算账户),办理国际结算6000万美元,跨境人民币业务5000万元,办理贸易融资3000万美元,其中,首笔自贸项下贸融业务是为某贸易公司开立的2900万美元信用证,为某企业汇出2000余万人民币成为自贸首笔跨境人民币,与多家客户就本外币双向资金池业务签订意向协议。
**
国内四大行争相恐后**
国内四大行中的其他几家也没有闲着。中国银行子公司中银香港也在4月21日称,与9家自贸区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或贷款合同,涉及金额逾18亿元人民币。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岳毅表示,内地自贸区扩容将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及香港人民币业务交易量,有利于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在书面回复给《亚太日报》的采访时说,农业银行广东分行联合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先后在南沙和横琴两个自贸片区召开"自贸起帆、跨境远航"推介会,向客户介绍自贸区业务及农行金融服务优势,做好客户储备。
据了解,在4月21日广东自贸区挂牌当天,南沙自贸片区颁发营业执照的100个注册企业中由农业银行推荐的达48个,位居金融机构首位。
同时,"农业银行粤港澳跨境业务创新基地"也在当天正式成立。该基地旨在通过机制、流程和人员等多方保障,跟进自贸区各项优惠政策,服务自贸区经济发展、降低企业成本。
农业银行还透露,自贸区挂牌当天,农业银行南沙支行成功升格更名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分行,并联动农银香港分行、农银国际等海外机构,为区内企业办理了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担保、境内企业境外放款、跨境电子商务等多项跨境金融业务。
"农行做为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唯一的国库代理行,成功办理了跨境人民币缴税业务;其中,成功为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等区内企业办理了1.1亿元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是香港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南沙重点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承担着向广州丰田汽车城、南沙国际商务中心和区内小虎岛精细化工区等区域集中供热的功能。"
中国农业银行向《亚太日报》强调,为促进广东自贸区建设和发展,农行广东分行将立足创新和服务,全力打造自贸区服务主力银行。
外资银行也风起云涌
四大行在行动,其他"行"也不甘落后。平安银行新三大业务中心--离岸业务中心、保理业务中心、跨境结算中心也在4月21日宣布正式成立并进驻广东自贸区。平安银行办公室人士也向《亚太日报》说,后续将进军所有自贸区,并希望都设立一级分行。
当然,外资行亦同样在努力。渣打银行4月21日宣布,协助福州自贸区内的企业友达贸易(福州)有限公司完成其对台湾母公司全兴国际水产集团的一笔人民币跨境支付。这是福州自贸区挂牌后渣打银行的第一笔台商企业人民币跨境支付。渣打银行内部人士向《亚太日报》表示,目前渣打已经在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都有布局,渣打将向自贸区内的跨国公司、本地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
去年被新加坡华侨银行全资收购的香港永亨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亚太日报》采访时也说,永亨银行主要在珠三角地区从事零售和企业业务,华侨银行主要在上海以及长三角区域,目前公司内部处于整合期,但也已经布局了上海自贸区和前海,前海目前是支行的形式,后续公司也会向其他自贸区发展,比较看好跨境人民币贷款以及结算等业务。
针对中外资银行风起云涌般在自贸区内"竞技"的气势,谢湧海认为,虽然前海早在前些年的"22条"政策中已经明确了跨境贷款,但目前已经是跨境人民币贷款的黄金期,这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前海早几年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比较落后,现在已经小有所成,随着企业的入驻,对跨境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是,政策性支持,让中港两地的资金越来越通顺,比如沪港通等。
**自贸区内银行竞争"拉锯战"
**
谢湧海具体举例,最近前海金控在香港发行的点心债,利率只有4.55%,而且获得超十几倍的认购,融资成本比国内要低的多,同时获得超额认购,说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资金是异常充裕。
"再有,在前海注册的香港企业,它会利用香港母公司的资产作为跨境贷款的抵押品,这是我了解的,许多这样的公司也都在进行跨境人民币贷款;还有一种是在国内的中大型公司,他们可以利用国内的资产作为抵押来申请跨境人民币贷款。目前,跨境人民币贷款已经放的非常开了,只要符合资金用途的企业,都可以申请,因此,预计这方面的业务将成为各银行角逐的重心。"谢湧海说。
渣打银行策略师刘洁也较为认同上述观点。她向《亚太日报》说,现在离岸市场成本降低有助于自贸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之前成本高,一方面是外汇管制,但随着现在经济转型以及外汇方面逐步改革,这方面已经有所好转,比如去年央行扩大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的试点;另一方面是证监会放开公募基金通过沪港通投资港股,这也导致了香港资本市场最近很热的主要原因。
整体上,在谢湧海看来,目前自贸区内跨境人民币的金额虽然不算大,但前景是可以预期的。"很多银行在积极参与这方面交易,大家都想为自贸区内的企业发债融资,有时候也只是收取象征性的费用,但现阶段来看,不单单是利润的问题,对银行而言,也存在排名的问题。因此,可以预期到自贸区内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甚至整个后续的金融产品创新,也将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