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富春江沿岸。 郭其钰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10日电(郭其钰)“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美丽乡村”之于浙江省桐庐县,不仅是世外桃源般的文学表达,更在于一种高要求的生态标准和建设思路。
日前,桐庐正式启动美丽乡村3.0建设。从在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为主的美丽乡村1.0版中争得先机,到在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齐头并进的美丽乡村2.0版中率先探索,再到美丽乡村3.0版中数字乡村、法治乡村、艺术乡村、创业乡村、文明乡村齐头并进……十余年久久为功,在素有“中国最美县城”美誉的桐庐,美丽乡村建设成燎原之势,一幅秀美城乡图景终现富春江畔。
“答好‘什么是美丽乡村3.0版’这道题,要从单纯拼美丽拼投入拼盆景的传统路径中跳出来,更加突出彰显以‘人’为核心,更好满足人的更高层次需求。”桐庐县委书记方毅表示,当地美丽乡村3.0版建设理念、机制、手段、方法将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的变革。
桐庐美丽乡村3.0建设推进会。 郭其钰 摄
艺术乡村之“律” 乡土文脉为“动”
自2009年以来,桐庐全面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明确“全域景区化”的建设理念,绿水青山成为桐庐大地写下的动人诗行。如今,美丽乡村迈入3.0时代,艺术化成为这诗行的生动注脚。
“什么样的乡村是艺术乡村?就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就是艺术与山水、田园、生产、生活实现完美融合。”在桐庐县文广旅体局局长雷启迪看来,艺术乡村中艺术特色的提炼,离不开对乡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运用,“艺术乡村正是传承乡土文脉的阵地”。
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如何以艺术的形式传承乡土文脉,桐庐凤川街道翙岗村率先实践探索。今年夏天,翙岗村举行首届“翙岗喜街”,抓住原住民、烟火气、老文化这些消费潜力新抓手,主动走向大众。该活动在两天时间内共接待游客1.4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50余万元。
“翙岗喜街”之名源于“翙岗洗街”。“洗街”是翙岗村特有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已延续三百多年,寓意祛灾纳福、平平安安。
今年翙岗村第一次把“喜街”传统活动向外推介,同时还融入大量互动游戏。游客们不仅在“翙岗喜街”亲水嬉戏,更在村史馆、剪纸馆、文化礼堂感受了乡风民俗、传统国学,体验全方位的沉浸式剧情体验。
“我们举办这次活动,不仅仅是想要吸引游客,更想要游客能多停留下来深入的了解这座古村落。”翙岗村党委书记吴军龙表示,翙岗村将不断促进“旅游+”深度融合,以古村落保护开发为依托,深挖文化内涵,积极走出同质化竞争,真正成为不要大客要大咖的村落。
根据桐庐艺术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该县目标到2020年形成一批乡土文化艺术研究成果,建成一批艺术特色乡镇和村庄,打造一批乡村品牌文旅IP,引进和培育一批乡村文化艺术人才。
桐庐翙岗村“翙岗喜街”活动。 翙岗村 供图
创业乡村之“律” 人的回归为“动”
乡村是一种社会形态,也是一种生活秩序,归根到底都是以人为载体。“如果乡村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没有人,那么乡村也没有真正振兴。”桐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施宇昕说,桐庐美丽乡村3.0版建设核心即“人的回归”。
其中,建设创业乡村成为“人的回归”最有活力的抓手。施宇昕介绍,桐庐将通过人才培育、平台建设、政策扶持等,解决“谁来创业”“怎么创业”“哪里创业”。
如在“特色创业示范村”建设中,该县培育“一村一韵”“一村一品”,结合“空心村二次创业”,盘活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和集体用房,大力培育民宿、乡域旅游、农村电商、休闲观光、家庭农场等返乡创业新业态。
横村镇白云村是此次桐庐建设创业乡村的试点村之一。“从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心村、生态环境脏乱差的落后村,成为集体收入达百余万元的小康村,白云村正是以创业带动产业、带动就业。”白云村党委书记林雪标说。
白云村村委所在地石青桥村“芸菁溪墅”的主人王华是村里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几年前去桐庐莪山畲族乡的民宿戴家山秘境住了一晚后,王华深受触动,随即回乡把自家老宅推倒重建开办了民宿。之后其又租用村民闲置房屋开发了二期民宿“水岸山舍”。
在王华的带动下,白云村越来越多村民开办起民宿,当地民宿项目累计引进社会资本6亿余元,成为高端精品民宿群的集聚地。
建设创业乡村,林雪标打算建立白云村乡村人才库,对有意向返乡创业的人员、大学生创业就业及乡村特色发展创意等进行重点服务和扶持,“让人才和服务对得上需求”。
而在整个美丽乡村3.0版建设中,方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试金石,“要围绕村民、游客和创业者,全程体现依靠人、赋能人、护佑人、熏陶人、成就人、涵养人‘六大效益’。”
沈冠村“稻鱼共生”基地。 沈冠村 供图
数字乡村之“律” 智慧基因为“动”
“稻鱼共作”用上了智慧农业驾驶舱,乡创间、直播间在绿水青山间“快意生长”,村里老人的健康可以“网上追踪”,山区孩子通过VR技术“走进”名校课堂……在桐庐县莪山畲族乡,5G信号全覆盖带来的数字活力在这里不断喷涌。
从开通10公里光缆,到5G信号像通水、通路、通电一样成为每个乡村的标配,5G应用已融入莪山乡经济、民生、治理各个领域。莪山乡沈冠村也成为桐庐美丽乡村3.0版中数字乡村的建设试点。
多年来,沈冠村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凭经验判断除虫、除草、施肥的时间与度量。如今随着智慧农业驾驶舱建设进入尾声,这样的巡田模式将被改变——借力5G网络,通过驾驶舱可实时查看田间情况,足不出户完成精准投饵、环境监控、病虫害监测等一系列工作。
“在浙江大学生态学博士张剑的带领下,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实现了从亩产不足500元到亩产万元的变化。”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介绍。
率先实现5G全覆盖的莪山乡在数字赋能美丽乡村建设中尝到了“甜头”。而桐庐数字乡村的建设就是让越来越多乡村尝到“甜头”,让越来越多领域尝到“甜头”。
该县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数字赋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至2020年底,建成1个统一线上服务平台和1个5G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成1个数字乡村县级数据中枢和1个数字乡村运营展示中心,建成1个数字惠民平台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惠民资金线上兑付达500万元,政务服务事项80%网上办。
“以历史眼光来坚定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信心,以机遇意识来担起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责任。”方毅表示,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电商发展、智慧治理实践、数字新基建布局等基础,该县旨在让大数据带来“大红利”,让智慧基因涌动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每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