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夏威夷│与奥巴马"擦肩而过"(上篇)

亞太日報

text

文│亞太日報專欄作者 杜白羽

1959年,夏威夷正式成爲美國第50個州,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外祖父母和母親,從美國本土搬家到夏威夷。1961年,奧巴馬出生在檀香山。愛開玩笑的美國人戲言:如果早出生兩年,奧巴馬就不是美國人。

奧巴馬的母親斯坦利•安•鄧納姆,是出生在堪薩斯州有英國血統的白人,“像牛奶一樣白”,最終成爲人類學家;父親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是夏威夷大學第一位非洲留學生,“黑得像煤炭”,最終成爲科尼亞經濟學家。他們相識在夏威夷大學的俄語課上,她羞澀腼腆,他自信善談。

鄧納姆和兒時的奧巴馬

夏威夷大學,奧巴馬父母相遇相愛的地方,也是奧巴馬每年聖誕休假都要故地重遊的一站。

2016年元旦假期,我和同學在校園,碰巧看到奧巴馬從東西方中心的會議中心走出。一身黑色休閑裝扮,和東西方中心主席邊走邊聊。周圍安保做得不露痕迹。

我們在馬路對面的草坪上,隔著一百米,看見奧巴馬閑適地向老朋友揮手,坐上前來接駕的十幾輛黑色車隊中的一輛,開出校園。前後不過10分鍾,和國內明星出場的陣容相比,低調、平靜。

每年聖誕節,奧巴馬都會帶著夫人和女兒返回家鄉樂土。來夏威夷大學走走逛逛,東西方中心會議中心後面的花園,亭台曲水,據說是他兒時玩耍的樂園。

在傳記《父親的夢想》中,奧巴馬開篇以“他”指代父親:“1959年,23歲的他就讀于夏威夷大學,主修計量經濟學。他廣交朋友,協助成立了國際學生協會,擔任第一任主席。當有一天我母親從學校回來,提到她在大學認識了一位來自非洲的朋友時,外祖父母的第一反應是邀請他來共進晚餐。

當巴拉克出現在家門口時,外祖父驚呆了:這個非洲人和自己最喜歡的歌手納京高長得像極了,直接就問我父親是否會唱歌。外祖母注意到了,巴拉克牽著女兒的手……”

奧巴馬回憶說,外祖父母起先非常謹慎,最後還是被他的魅力和聰慧所折服。他們同意了父母的婚事,不管同意得多麽勉強。1961年二月,安和巴拉克在茂伊島結婚了,八月奧巴馬出生。

要知道,上世紀60年代的夏威夷,有19%的白人女性嫁給了亞裔男性,夏威夷幾乎沒有黑人。美國半數以上的州“種族通婚”仍然是重罪。

奧巴馬寫道:1960年,在南方許多地方,僅僅因爲以某種不當的方式看我母親一眼,我父親都可能會被吊到樹上去;在北方的城市裏,敵視和流言蜚語,可能會迫使一位身處類似我母親境遇的女人去墮胎,或者逃到遠方一個能夠收養孩子的修道院裏去。

而夏威夷有太多的種族,彼此之間力量分散,無法在這裏推行美國大陸嚴格的等級制度。對于父母的婚姻,奧巴馬說,這樣的神話是夏威夷創造的,作爲真正意義上的熔爐,夏威夷進行了一項種族之間和睦相處的試驗。

“狹路相逢”科科角

夏威夷出生、長大的同學Micah,聖誕假期約我和朋友一起去爬山。我們原計劃去西海岸的徒步,被他臨時變計劃。“前方路上莫名堵車,我們就近找個山吧。”于是,開車來到傳說中艱險難爬的KoKo Head 山腳下。

Micah是典型的夏威夷人,多重混血,有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葡萄牙、中國、夏威夷、印第安血統……混出他東方人的黑發,西方人的輪廓和體格,濃密的絡腮胡顯得超出他年齡的成熟。

一條廢棄的鐵路軌道通向科科角山頂,是二戰時期爲山頂的軍事人員和設施運輸物資所建,45度的傾斜度,被稱爲“way to heaven”。

登山途中,身邊不斷有專業登山高手從身邊嗖嗖超速,短褲比基尼女郎從山頂倒退著下山,小夥子脫了上衣秀出汗油油的胸肌。

我第一次登科科角,邊爬邊回頭望山下藍綠色海岸線。爬到中間一段空中鐵道,Micah提醒我小心腳下溝壑,三四米深的溝,仿佛獨木橋般。掉下去可怎麽辦?我走了幾步就眼花腿軟,Micah經驗豐富,讓我原路退回,他繞道右側山路返回,帶我走小徑度過艱險。

四十分鍾後我們登頂。廢棄的碉堡瞭望台等軍事設施,聖誕節被裝點得紅紅綠綠。360度檀香山的東部美景盡收眼底:瑪卡普、恐龍灣、桑迪海灘,遠處的鑽石山。

我們在風裏合影,背景是浩瀚的藍色太平洋,白浪拍岸。還有不少遊客在山頂淘氣,镂空鐵板上劈叉、跳高、練瑜伽,拍出一張張驚險的懸崖照。

下山,我們每100個枕木台階休息一下,數出1048條枕木。回城路上,被堵得“莫名其妙”,Micah心情不爽地說:“這條路從來不堵,說不定奧巴馬總統就在附近,不是去爬山,就是爬山回來了”,我問他有沒有在夏威夷遇見過奧巴馬,他淡淡地說,很多本地人不喜歡總統回來,他去哪,哪就堵。

“奧巴馬當總統前,每年回來你們知道嗎?”我問。

“不知道,那時候不堵車。”Micah說,從小到大,感覺夏威夷的人口至少翻了一倍。“能買得起新房的都是外來人,像我這樣的只能和家人住一起”。他有種滿臉嚴肅不開玩笑的正經勁兒。

去程15分鍾的路,返程花了一個多小時。下午看新聞,才知道,就在同一時段,奧巴馬和夫人米歇爾也在爬科科角,幾乎“擦肩而過”。

(連載之九,作者授權亞太日報獨家連載,每周二、五奉上更多精彩內容)

相关链接:

我的夏威夷│东西方文化:一条蜈蚣撕开的裂口

我的夏威夷│亲历美国医疗之“痛”

我的夏威夷│天堂里,为何流浪?(上篇)

我的夏威夷│天堂里,为何流浪?(下篇)

我的夏威夷│夏威夷是美国的?(上篇)

我的夏威夷│夏威夷是美国的?(下篇)

我的夏威夷│给美国军人讲“一带一路”(上篇)

我的夏威夷│給美國軍人講“一帶一路”(下篇)

作者简介:

杜白羽,新华社记者。2012年-2014年常驻平壤,其报道为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真实朝鲜,著有纪实散文《我的平壤故事》、随笔摄影集《朝鲜印象》。

2015年-2016年由新华社公派前往美国国会下属智库东西方中心、夏威夷大学访学交流。

亚太日报独家推出《我的夏威夷》专栏连载,跟随白羽的文字感知太平洋“蓝色天堂”的多元文化和中美社会文化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