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城市乌兰察布:战疫战贫两不误,民众信心十足奔小康

中国新闻网

text

图为曾经的贫困户刘五毛。 李爱平 摄

中新网乌兰察布5月16日电 题:中国北方城市乌兰察布:战疫战贫两不误,民众信心十足奔小康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大风呼啸而过,刘五毛站在山丘上,望着眼前的蒙古马、牛、驴、骆驼,感慨万千地说:“这些牲畜是我这个曾经贫困户脱贫的法宝。”

刘五毛是中国北方城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曾经的深度贫困旗县察右中旗科布尔镇的农民,如今作为饲养员,他每月能拿到4500元。

这是一位因病致贫的农民,今年60岁的他患有肺气肿、冠心病,不能干重活,后来驻村干部给他安排了饲养员这个活,“目前除了吃药外,开销也不算大,好日子有盼了。”

疫情之下,中国北方城市乌兰察布诸多旗县战疫战贫两不误,而刘五毛则是缩影。

图为李淑凡在自家的大棚里干活。 李爱平 摄

当地驻村干部王衡对记者表示,在脱贫攻坚中,察右中旗科布尔镇率先在全旗成立了永和农牧业发展中心(公司),“这是全旗最早成立的集体公司。现在建成的200亩养殖场地存栏200匹马、86峰骆驼、107头牛、78头驴。”

“这些牲畜作为集体经济,村民会参与分红,这是从根本上让贫困村民致富的好办法。”王衡说。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企业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也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孟才介绍,近年来,该公司采用“公司+农场+基地”的合作模式,与精准扶贫户在春季签订《订单种植收购合同》,在秋收季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进行收购,解决了农民销售无门、丰产不丰收的问题。

与察右中旗所不同的是,被外界称之为“北京八环”的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则通过种植业进行脱贫致富。

富海是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党委书记,他介绍说:“截止到2019年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22户2501人。其中,未脱贫10户28人。”

“这28人均属于因病致贫的村民,目前全乡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些人脱贫,其中发展种植业是让这些贫困村民走出困境的举措之一。”富海说。

李淑凡是这28人中的一员,她患有乳腺癌。她说,当下通过在大棚里种植西红柿和黄瓜获得收入,“只要勤劳一点,就能挣到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记者从兴和县官方获悉,在脱贫征程中,该县成立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为主体的运营模式,让农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使农民就地转化为基地的产业工人,把种植的有机食品卖给北京一些高端客户,借此达到致富目的。

来自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的消息显示,该旗黄茂营乡采用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进行的肉牛产业扶贫目前已获得了成功,村民普遍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奔小康的路上。”

该旗产业扶贫中的肉牛是安格斯肉牛,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肉牛品种,该牛可粗饲料喂养,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肉质优良,尤其适合当地气候条件。

图为驻村干部王衡在介绍当地脱贫攻坚做法。 李爱平 摄

内蒙古察右前旗投资开发公司副经理王劲松介绍,凡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农户和易地搬迁户都可认购安格斯肉牛,认购价格为每头1.65万元,其中通过银行贷款支付10000元,农户自筹支付6500元,贫困户可享受菜单式补贴4000元,易地搬迁户可享受补贴3000元。

王劲松表示,公司采用与农户签订合同,肉牛出栏后将由公司以每头高于市场价500元的价格回收,饲养期间还可按年度分红。

“这样的合作方式解决了农户认养后的销路之忧,鼓舞了农户的养殖信心。”王劲松说,此举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能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确保贫困户村民稳得住、能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