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在抗戰勝利70週年的這個歷史節點,一系列抗日題材影視劇陸續走進觀眾的視野,中國觀眾迎來了“火紅抗戰季”。
《東北抗日聯軍》《黃河在咆哮》《太行山上》……今年以來,電視熒幕陸續出現了一系列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尤其進入八月,幾大衛視相繼颳起了“抗戰風”。
業內人士認為,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一直頗受關注,像電影《平原遊擊隊》《張學良》、電視劇《雪豹》等都從不同角度透視和反思了抗戰歷史,傳達出對和平與正義的呼喚。
“尊重歷史、立意正確、製作精良的抗戰作品,才能真正立得住。”電影導演、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傅紅星表示,抗戰影視劇最重要的是要客觀、真實地對歷史進行展現和反思。“強大的國家需要公民正確的歷史觀和政治理性,否則會變成軟骨頭。”
中國約有3億左右的電視受眾群體。對於很多中國觀眾來說,抗戰題材影視作品一直在大眾文化需求中處於“剛需”地位。據統計,近年來抗日題材劇佔到橫店劇組拍攝劇目的50%以上。
這些抗日題材影視劇,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各大衛視盤踞收視前列,但也有部分作品因粗製濫造、故事離奇,受到觀眾和業內的質疑。
曾拍攝《七七事變》《開國大典》等影片的著名導演李前寬指出,目前有一部分電影人單純為了迎合觀眾和票房,不惜在影片中加入媚俗元素,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也不例外。“有些把武俠片的手法用在了嚴肅的抗日戰爭、民族危難中。”
吉林省文聯名譽主席張笑天認為,有些抗戰“神劇”打著民族正義旗號卻把嚴肅題材娛樂化、妖魔化、兒戲化,應當引起重視。
職業編劇韓靜認為,抗日劇不能只看重花拳繡腿、動作精彩,而更應有歷史根據,表達宏大嚴肅的主題。
“抗戰影視劇不能淪為注意力經濟學,也不可一切為了經濟效益,要時刻牢記底線。”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趙葆華建議,有關部門應對影視劇的整個生態鏈進行整頓,注重意識形態的正向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