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經貿關係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

text

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記者裴劍容

李曄

王希)14日淩晨,巴西世界盃迎來了最後的狂歡。賽場上雖然沒有中國隊的身影,但包括中國南車、華為、英利、三一重工在內的眾多中國企業的亮相讓人感到“中國元素”無所不在。

從比賽用球“桑巴榮耀”,到各個比賽場館內的LED顯示屏;從裏約熱內盧的地鐵車輛,到球場外的安檢設備;從足球場館的建設設備,到比賽主辦城市的通信系統工程項目……“中國製造”在巴西世界盃的集體亮相,顯示了中國與拉美兩塊遙遠大陸間的經貿關係已經進入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開啟第二次拉美之行,將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對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

中國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近年來,中拉經貿合作規模持續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形成了相互倚重、共同發展的經貿關係格局,迎來了一個全方位、快速發展的階段。

統計顯示,1979年,中拉貿易額僅為12.6億美元。2000年到2007年,雙邊貿易完成了從100億到1000億美元的飛躍。2013年中拉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2615.7億美元,是2000年126億美元的近21倍。

目前,中國是僅次於美國、歐盟之後的拉美第三大貿易夥伴,拉美是中國第七大貿易夥伴。

隨著貿易往來日益密切,拉美地區也逐漸成為中國企業投資的新熱點之一。目前中國企業已經在拉美國家進行了油氣、電力、礦業、農業、製造業等多個領域的投資。

根據商務部統計,2005年,中國在拉美直接投資存量首次超過100億美元,2012年則達到682億美元,佔當年中國全部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12.8%。

2013年,中國對拉美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51.6億美元,同比增長42.9%,連續第4年超過100億美元。僅今年前5個月,中國對拉美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就達53.3億美元。

在眾多領域中,汽車行業異軍突起。奇瑞、吉利、江淮、比亞迪等中國車企通過出口和在當地建廠組裝的方式,進入拉美市場,並不斷擴大汽車生產和銷售規模。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南美已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出口市場,去年中國向該地區出口汽車28.65萬輛,約佔中國汽車總出口量的30%。

目前拉美多數國家正在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更新,需要大量的投資和先進的技術。在此背景下,工程承包成為中拉經貿合作中的新亮點。

據商務部統計,截至去年,中國累計在拉美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946億美元,實際完成營業額544億美元,分別佔中國總體對外工程承包業務新簽合同額和實際完成額的8.1%和6.9%。目前中國工程承包業務主要涉及天然氣管道、電站、公路、港口疏浚、住房、通訊設施等多個領域。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指出,中拉雙方經濟互補性強,經貿合作前景廣闊。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中國內需市場規模巨大、發展前景廣闊,而拉美各國也在實行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基礎設施。這既成為不斷拓展中拉互利合作的重要基礎,也將是未來一個時期發展雙邊合作的最大優勢。

談到未來中拉經貿發展的方向,這位負責人指出,目前雙方的貿易仍以傳統進出口產品為主,未來應共同努力,進一步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鼓勵高新技術產品和其他高附加值產品貿易,提高產品檔次,實現貿易均衡發展。此外,雙方還應擴大合作領域,尤其是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

正如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發佈的報告所稱,中拉經貿合作給拉美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因素”已成為拉動拉美經濟的“新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