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 杨汉新

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

在谈双碳战略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下面这张简图显示的是从公元前到2018年的世界经济发展时间表。

图片1.png

2018年,世界GDP 总量85.8万亿美元 (以2011年为基准年国际美元), 比2017年(80.2万亿)增长6.9% 。按实际购买力(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计算的全球GDP超过121万亿美元。而在公元1年,全球GDP仅仅1841亿美元,在2000多年里增长了460多倍。

(在这张图表中,粉红色的圆圈显示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上榜的中国贡献不是通常被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而是被认为是唐朝时【约公元800年左右】使用的纸币,当时被称为“飞币”,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凭证,用来支付帝国偏远地区商人的“流动现金”。)

人类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和生活的重大发明创造密切相关,这些重大的发明创造几乎都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这些改善和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的发明创造方便和丰富了生活,也使能源消耗量大幅增加,如下图所示:

图片2.png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不断上升的大气温度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形势正在变得越发严峻。

双碳是世界潮流

图片3.png

在2021年11月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期间,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1年(1-9月)全球平均气温较1850-1900年高出约1.09oC,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年份。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已达到新高,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比工业化前高出149%、262%和123%,而这种增长仍在继续。世界气象组织声称,“创纪录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和热量积累已经将地球“推向未知的领域”,并将对今世和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共识,大多数国家设定了碳中和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代表中国向世界做出庄重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被列为2021年中央八大重点任务之一。2021年被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是中国的“双碳”元年,并且在民间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在2021年12月6日被入选十大网络用语,12月13日入选年度媒体十大流行语,12月20日入选年度十大新词语。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从国际的视角看,关于碳减排问题在多年前国际社会就非常关注,以应对气候变化,1992年就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中里程碑式的协议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协议是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个是1997年在日本签订的《京都议定书》;第三个就是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1年在《领导人气候峰会》致辞中表示,气候危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过去的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危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处于300万年以来的最高位。全球的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1.2 oC,正在不断逼近灾难的边缘。与此同时,我们正在目睹海平面上升、极端高温、毁灭性的热带气旋和严重的山火。我们需要一个绿色的星球,但眼前的世界却满是闪烁的红色警灯。” 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要减少碳排放,争取将温室气体温度控制在1.5 oC度以内。

双碳之路别无选择

一方面温室气体排放量处于人类历史的最高位,正在不断逼近灾难的边缘,另一方面如何限制和减少排放又涉及到经济发展和能源成本,涉及到历史和未来排放量的公平正义。

原来强调的是责任分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巴黎协定》允许各国自主决定碳减排贡献目标,此后整个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成了全球的博弈,从责任分担变成机会分享,或者可以说是机会发现和挖掘。至此碳中和已经远远超出了环境问题的范畴,实际上已经成为考验全球治理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涉及到了发展权和生存权方面的问题。

2010年4月15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接受了“澳大利亚电视台” 克里·奥布莱恩的专访。

图片4.png

其中有一段奥巴马是这样说的:“你知道,如果你和中国领导人交谈,我想他们会立即认识到,如果超过10亿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与澳大利亚人和美国人现在的生活方式相同,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处于一个非常悲惨的时期,地球无法维持它,因此,他们明白,他们必须做出一个新的模式,这是更可持续的,使他们能够追求经济增长,同时处理这些环境后果的决定。……现在,尽管他们可以理解让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和美国先解决这个问题,等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图表明的一点是,我们不能,我们不能让中国等待。”

图片5.png

这些年西方发达国家已达成共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世界GDP约88万亿美元,G7国家人口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0%,GDP高达39万亿美元,占比45.7%。他们和其它发达国家的“零碳”共识,对于控制气候变化有非常积极意义,也开启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零碳经济”,这将会使引领者的弄潮儿们大受其益,对于未来的投资和贸易将会形成诸多“政治正确”的限制。如果不进行双碳,不进入第一梯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未来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双碳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天赐良机

双碳对中国是一个倒逼机制,同时也是一个发展机遇,本质上双碳是一场绿色革命。具有很强的导向意义。从世界的要求来看,中国要承担一个大国责任。从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来看,现在进入了一个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双碳是基于整体绿色转型,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最终是实现结构体系的重建。

从中国现在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来看,在整个世界大约占到了三分之一,美国、欧盟、英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大约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其它190多个国家占比也约三分之一。因此中国现在的节能减碳对整个世界双碳的进程举足轻重。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49个国家在201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占当时全球排放量的36%。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其中,苏里南和不丹已实现碳中和,芬兰、奥地利、冰岛和瑞典承诺提前5-15年实现碳中和,有22个国家和地区把目标设立在2050年,90多个国拟设在2050年。中国的碳中和目标是2060年前。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从原来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这个基本态势是由世界双碳大趋势所决定的。

双碳推动尽早实现能源独立

在1993年以前,中国石油一直自给自足,此后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3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9年,中国日均进口石油430万桶,占总需求量超过一半,51.3%。2017年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之后,2018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 对外依存度大幅攀升超过45%,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上升至70%。

2018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为4.4亿吨,同比增长11%,对外依存度升至70%;天然气进口量12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32%,对外依存度超过45%。这个趋势不改变的话有预测到2035年,中国石油日均需求量将达到1530万桶,将超过美国的1490万桶,达到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进口依存度将达到80%以上(而美国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也将面临更多的风险。

图片6.png

中国油气进口主要有四条航线:中东航线:由中东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承担了近一半的中国石油进口运输量;非洲航线,从非洲经马六甲海峡;还有拉丁美洲航线和东南亚航线,都经马六甲海峡。这样,中国石油有四分之三的进口量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一旦发生战事或被经济封锁,除了海峡容易受到控制,海上运输风险也较大,能源安全挑战很大。

图片7.png

2021年3月苏伊士运河货船坐滩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发出强烈警示:一艘货轮的意外坐滩就能堵塞一条运河,成本非常小,事发“意外”,表面看上去没有任何针对性。这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尤应高度重视。

现在光伏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大国有后发优势,助力双碳,大大减少对进口油气的依赖度,尽早实现实现能源独立,不再受制于人。

推动经济转型,开启零碳经济

2021年2月比尔·盖茨在其《如何避免气候灾难,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新书发布会上说:为了避免气候灾难,我们必须使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零;我们需要有效地利用已经拥有的工具,比如太阳能和风能,要更迅捷,更智能。

图片8.png

在双碳这场新的能源大革命中建立起了伟大“零碳”产业的国家,无疑不仅将在未来引领全球经济,也会在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中扮演领导角色。

我在研究未来电力生产方式时,将时间节点不仅包括2060年,而且延伸道2100年,就目前已经验证的技术和经济性来评判,光电和风电时未来最经济的电力生产方式,这当然也要有储能技术,包括氢能和甲醇等技术的配套。

图片9.png

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产业有制造优势,必能后发先至,助力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后发先至。

发达国家设置的碳中和目标基本都是在2050年前,这些国家会谋求组成“联军”成为零碳经济规则的引领者和制定者,不进入第一方阵,未来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中国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承诺的基础上,应力争在2049年实现碳中和。2049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间节点,必将激发民族伟大的发展热情,实现富足的目标,跻身信世界格局的制定和秩序引领者的行列。

特区试验田制度优势将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独特的、被改革开放发展历史证明的优势:特区试验田。

要实现双碳的伟大战略目标,减小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少走弯路,需要继续发挥中国体制的独有特区试验田优势,摸索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佳途径,对供给侧(生产和销售)进行优化,对消费侧(用户)改革。

“试验田”先行或并行,用3-5年的时间实践,创新技术,摸索经验,总结规律,示范验证,然后大范围推广,一定会成本小,见效快。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