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據新華國際報道,過去幾年,跨國公司紛紛往中國投資,希望從中國的快速增長中獲益。而如今,國際資本正在悄然調整佈局,撤離的,轉讓的,裁員的比比皆是。
然而,資金外流並不僅僅意味著跨境資本的撤離,中國資本的海外擴張也佔據著一席之地。專家認為,2014年是中國的資本輸出元年,而中國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也將由“世界工廠轉換成“世界投資人。
公司變身“辦事處
如果你時常購買運動類產品,你或許很容易發現,如今耐克鞋的生產地已不是熟悉的“中國製造,而是出現了“印尼製造的字樣。耐克鞋產地之變,映射出製造業新一輪產業轉移的趨勢,高端製造業開始回流歐美,低端產業向東南亞轉移。
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稅收政策調整等影響,耐克的代工企業透露,近十餘年公司產能在東部沿海戰略轉移,並逐步向東南亞國家傾斜。“就加工製造業而言,未來中國大陸將不再是外商投資的重點,但現有加工製造業還不可能完全退出大陸市場,這與外商的全球佈局有關,出於分散風險的需要,必須要保證在中國的一定訂單量。
有的地區開始出現外企在華公司變身“辦事處的現象。今年早些時候,通用汽車把國際運營總部從上海轉到新加坡。淡水河谷駐上海辦公室的一位前員工告訴記者,淡水河谷逐漸將業務重心外移,目前亞太總部設在新加坡,上海辦公室名義上還是中國區總部,但基本等同於後臺部門,只負責跟單,簽合同和結算都在歐洲。
緣何跨境資本紛紛外流,在華外企隱性撤離?在不少專家看來,或許有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而造成增速放緩的內部因素,也有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退出所引發的資本回流的外部原因。
當然,外資看淡中國經濟也是不爭的事實。在紐約梅隆首席經濟學家理查德·霍伊看來,中國經濟增速減緩並非是週期性而是結構性的,因為中國勞動力增長放緩且亟須修正過去信貸及房地產的過剩。中國正從過去兩位數的增長率過渡至未來接近6%的可持續增長率。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反腐進程的展開和反壟斷的不斷推進,昔日籠罩在外企頭頂的光環開始消散,外國品牌的優勢也急劇下降。
美國學者甘思德認為,在華外企所感受到的不適,是中國政府正在進行的經濟改革中的一部分——由傳統的產業政策逐漸向更複雜的政策過渡。而這場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所有公司能夠公平競爭。反壟斷並非特別針對外企,長期來看是為營造一個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和雙贏的結局。
對外投資加速資金流出
相較於外資撤離中國市場而言,今年資金流出的一個特點是中資企業開始加速“出海投資和並購。
晨哨網統計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企業海外並購交易宗數達116宗,環比增加27.47%。西歐與北美是中資海外並購的最熱門區域,而美國、愛爾蘭和義大利佔據中國海外並購前三大熱門目的地。
相比之下,民企海外不動產投資更受關注。今年7月和8月大連萬達集團分別宣佈在美國芝加哥和澳大利亞黃金海岸並購土地,開發萬達文華酒店及公寓專案。沒多久後,萬達又宣佈中標美國洛杉磯專案,意欲借此進軍好萊塢文化產業。在此之前,上海綠地集團和中國泛海控股集團分別在美國洛杉磯收購了公寓和酒店,已打響了中資地產企業出海的“頭炮。
來自美國洛杉磯的世邦魏理仕南加州地區首席執行官劉易斯·霍納向記者介紹,“過去十年,我們看到很多個人投資者進入美國房地產市場,投資一些小型專案,而在這兩年中國大型開發商開始進入美國,中國的開發商感興趣的多是多住戶大樓、旅遊酒店設施以及公寓大樓。這也致使中國成為僅次於加拿大的美國第二大外資投資來源。
“當然,中國投資者的投資領域絕不僅限於房地產,另有相當高比例的客戶投資製造業,包括高科技零部件行業,如主板、存儲的設備,還有目前最吸引人眼球的雲計算,同樣來自洛杉磯的CTBC銀行(美國)首席執行官梅納伊表示,“今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進入美國市場,他們投資的領域是全方位的,包括娛樂、半成品、建築、大宗商品等。
中國進入資本輸出時代
商務部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境內投資者對全球152個國家和地區的447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749.6億美元,同比增長21.6%。這意味著,很可能在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的金額將超過吸引外資的金額,首次成為資本淨輸出國。
在德意志銀行全球策略師桑傑夫·桑亞爾看來,在龐大並且長期的經常帳戶盈餘驅動下,未來中國將從“輸出產品轉為“輸出資本,中國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也將由“世界工廠轉換成“世界投資人。
桑傑夫·桑亞爾分析稱,中國占全球投資份額的不斷攀升,並非是由於吸納了大量的全球資本,而是源自龐大的國內儲蓄支持。這就是中國在維持高投資率的同時,仍然能夠保持經常帳戶盈餘和資本輸出的原因。
從資本輸入國到資本輸出國,這種角色的變化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從過去200年來全球經濟大國的興衰邏輯看,一個經濟大國一定是資本輸出大國,英國、美國、德國、日本無一例外。
從近兩年的動作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在推動資本輸出方面下了很多功夫。高鐵輸出幾乎成為國家領導人外訪時的必提合作;資本層面上,中國牽頭建立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亞投行進入落實階段;金融層面上,人民幣國際化在海外快速擴展,已被英國央行接納為儲備貨幣,歐洲央行和澳大利亞也在討論之中。這種齊頭並進的局面,表明中國正在推動資本登上國際舞臺,為正在到來的資本輸出時代做準備。
在近期召開的國際金融論壇2014全球年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陳雨露就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點不是將中國的貿易順差變為逆差,而是完成中國從貿易大國向強國的轉變,繼續走好“貿易順差+資本淨流出的人民幣國際化路徑。
對此,安邦諮詢呼籲推出從國家戰略的高度系統性地梳理各項改革與政策,做到專案、產能、技術、貨幣與資本輸出五位一體、相互配合,並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降低其他國家的抵觸情緒。“中國資本輸出的時代很快到來,中國政府與市場上至頂層設計下至具體而微的政府管理,都需要做出系統性的調整,而決策層與政府的應對將是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