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追问:谁偷走了武汉的“海绵”?

中国经营报

text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亚太日报讯】過去一周,武漢再演“看海”套路,只是細節更加“駭人”:萬人大轉移、最大城中湖出現潰堤險情、多個地下隧道被積水吞噬、地鐵被灌、南湖十幾個社區變為“孤島”……

從6月30日20時開始至7月6日10時,武漢國家基本氣象站記錄的本輪強降雨已累計降下560.5毫米,突破武漢自有氣象記錄以來周持續性降水量最大值。

此輪降雨,最集中的時刻發生在7月6日淩晨。黑夜裏,武漢市電閃雷鳴,雨如瓢潑。市民早上出門時發現,放眼望去,大武漢已成一片“澤國”,呈現出“半城街巷半城水”的景象。

因嚴重的內澇和漬水現象,武漢中心城區交通幾近癱瘓。6日上午,武漢全市因漬水導致車輛無法通行的路段達206處,230條公交線路停運,中南路、梅苑社區、武昌火車站等多個地鐵站出現雨水倒灌情況而不得不臨時關閉。

“降雨多、範圍廣是洪水災情點多面廣的重要原因之一。”湖北省氣象局減災處處長王麗稱。四輪強降雨接踵而至,加劇了災情。此前湖北已經經歷了三次強降雨,很多中小河流、湖泊前期已經蓄積大量的水,又遭遇強降雨,很容易超過設防水位或警戒水位。

“優於水”的武漢緣何多澇?

一千多年前,由於長江江水的沖刷與泥沙淤積,逐漸形成陸地洲灘,誕生了武漢的雛形;而後在長江灌溉出來的沃土上,“湖廣熟,天下足”,江漢平原成為天下糧倉。

多輪暴雨的輪番澆灌後,這座曾經“優於水”的城市陷入對水的恐懼。

早在2011年6月,武漢就遭遇過1998年以來的最強暴雨襲擊,三鎮88處地段嚴重漬水。那時起,逢暴雨必澇、逢澇必堵,到武漢來“看海”成為雨季民眾相互調侃的話題。

“武漢地勢低,地下水位高,排水存在著先天不足。本次的降雨強度非比尋常,短時期內出現的持續暴雨和特大暴雨,對城市的排漬考驗很大。”湖北社科院長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智敏在受訪時提出。

“你必須承認這次的暴雨和洪水與往年相比更大。”武漢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光對記者說,“不過,我站在辦公室的窗前,看著外面武珞路上的車流,與24小時前已經發生相當可觀的變化,說明城市的防洪和排漬能力正在提高。”

但是,人們對城市生態的破壞、規劃與建設沒能跟上發展腳步,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武漢被稱為“百湖之市”,城內湖具有天然的洩洪作用,然而城區湖泊數量由新中國成立初的127個變成現在的30多個;與之相對應的,武漢市城市建設區總面積從2006年的455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507平方公里,5年間面積增長了11.53%。楊汊湖、範湖等武漢人耳熟能詳的名字僅僅成為帶“湖”字的符號,已不見“湖”影。

“從前,武漢自然湖泊多,能容納的降水也較多,近20年來,武漢的發展突飛猛進,沙湖有近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消失,南湖也有一半的水域被填為陸地,自然的吸納能力大打折扣。”他舉例稱,老城區的管網需要修繕和改進,漬水能力亟待提高。而諸如東湖高新區、南湖片區等近20年才出現的新城區,在本輪強降雨中淹水嚴重,原本都是湖泊、濕地,承擔著蓄水、分洪功能的區域,被填成陸地建起住宅社區。如今,大雨已過,漬水卻不能消退,其中,最為嚴重的南湖,幾乎成為一座“孤島”。

除此之外,武漢近年來加快城市建設,規劃存在一定問題,在大拆大建中部分工地存在野蠻施工,造成一些地段排水系統不暢,也加劇了城市內澇。李光提出:“城市建設加速,工地遍佈,施工中的泥漿、建築垃圾等容易淤塞地下管網。”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武漢處於大建設時期,出現了許多大工地,這些工地在建設過程中或者將排水管道掩埋,或者破壞了管網。

事實上,每到梅雨季節,強暴雨面前,嚴重城市內澇導致“城市看海”也並非武漢獨有。7月7日,受暴雨襲擊的江蘇省南京市同樣遭遇了全城內澇的困境。

7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湖南岳陽調研時指出,內澇凸顯了城市建設中突出的短板,必須要加快地下管廊建設,儘快補上城市歷史欠賬。

地下管網建設一向被稱作一個城市的良心工程,多位受訪專家認為,全國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地上建築呈現猛增勢頭,而與之相配套的地下管網建設,尤其是排水排汙管網建設,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地下為地上讓位的情況屢見不鮮”。記者在採訪中得知,目前武漢市地下的排水主幹管道主要鋪設於上個世紀90年代,另有相當一部分為五六十年代所建。

中心老城區的部分排水管道已不再年輕,但要推倒重做也非易事。武漢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市政工程系副教授薛英文曾提出,在老城區,各種電氣、有線管道擠在一起,空間極窄。重整管道不僅要克服技術困難,還要協調各種管線利益主體之間的複雜關係。

“年年看海”模式如何終結?

沒有一座城市像武漢這樣,與長江的關係親密無間;也沒有一座城市像武漢這樣,與長江的鬥爭不休不止。那麼,該如何努力讓武漢成為一個不漬水的樣本城市?

“武漢解決漬水問題既要重治標的辦法,更要重治本的辦法。治標在短時間內有效,比如將水向外進行抽排。治本則需要從觀念、制度還有行動上進行長期努力,並借助於現代科技手段。”李光認為,建設“海綿城市”就是一個很好的治本發展路徑。

湖北省過境水很多,但水資源分佈並不均衡。海綿城市最大的特點,就是盡可能將水留在原地吸收存貯,而非簡單排放異地,然後在需要時釋放出來進行資源化利用。

李光說,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吸收和釋放雨水,彈性地適應環境變化,做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同時有助於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去年4月,武漢市入選國家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目前正在青山和四新開展“海綿城市”示範區建設試點。此後3年間,武漢市將投入102億元用於“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把排不出去的水蓄起來,等洪峰過了再擠出來”。

對武漢而言,建設“海綿城市”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市場力量形成合力,不能急功近利。要科學研判城市發展規模和環境承載力,盡可能改造舊城區排水系統,堅決執行海綿城市建設高標準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結束多年“看海”的尷尬。

不過,彭智敏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遇到這樣大的暴雨,海綿城市建設也難以招架。不過,這是城市的發展方向,能涵養水源,緩解‘熱島效應’。”

他認為,對於一座城市而言,不僅要在地上蓋摩天高樓,也要在地下建有與之相應的排水系統。“要面子和裏子兼具,對海綿工程、雨汙分流工程、排漬水工程等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投資。”

彭智敏指出,多輪暴雨的持續侵襲,的確不由人左右,但是針對暴雨的應急措施,例如對救災設備進行儲備,卻是可以提前做好準備的。“日前,武漢地鐵站有三個站點出現大水漫灌,黃鸝路等多個地下通道遭遇淹水。是否能在設計上更為細緻?譬如,對地勢較低的地鐵站點多做幾個臺階,在地下人行過街通道的上方加蓋雨棚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綠地、濕地、湖泊面積正逐漸“縮水”,地面硬化程度越來越高。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海綿城市”專家俞孔堅曾在“一席”分享自己對地面硬化的觀點:“我們把大江大河全部裹上水泥,用無度的水利工程來試圖防範我們的水患。但水患越來越嚴重,裹掉了大自然的那雙腳,江河自己不能調節雨澇。”

“在中心城區,很難看到大面積的泥土地,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街道、高樓。”李光回憶稱,學生時代,校園裏大多是石子路面或者泥土路,現在全部硬化成為瀝青路面、水泥路面。其實,在城市規劃中,不可忽視綠地、砂石地面吸收雨水的作用,應儘量減少地面硬化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