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艾 挑戰猶存

APD NEWS

text

圖為南京曉莊學院的幾位大學生點燃蠟燭為艾滋病患者以及艾滋病孤兒祈禱(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世界艾滋病大會22日在華盛頓開幕。“世紀瘟疫艾滋病發現已30多年,全球抗艾事業前景究竟如何?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在大會前夕發佈《我們將協力終結艾滋病》的報告說,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過去幾年全球抗艾已取得顯著進展,艾滋病新增感染數、死亡數持續下降,但仍面臨不少挑戰。

**進展顯著 **

由於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推廣,全球抗艾已有顯著進展。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約有342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新增感染者約250萬,比10年前下降約20%。其中兒童新增感染者數量約為33萬,兩年間下降24%。預計到2015年,兒童新增感染有望比2009年下降約90%。

全球死於艾滋病的人的數量在2005年達到230萬的峰值,到2011年,這一數字已降為170萬。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11年艾滋病死亡數比2005年減少了55萬。自1995年以來,全球已經有1400萬人的生命因為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而得到挽救,其中900萬位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中歐、西歐、北美也有類似趨勢。

抗艾治療的覆蓋率也在迅速擴大。在拉丁美洲,治療覆蓋率已達到約70%,加勒比地區也為67%。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56%需要治療的感染者已能得到治療,這一數字仍在繼續增長。

不過,亞洲艾滋病死者數量還沒有明顯減少,在東歐、中亞、中東和北非,死者數量反而有所增加。中低收入國家的治療覆蓋率仍需提高,2011年中低收入國家的治療覆蓋率為54%,如果這一趨勢今後數年得到保持,全球才能實現在2015年使1500萬感染者接受治療的目標。

**挑戰猶存 **

儘管全球抗艾成就顯著,遏制“世紀瘟疫已初露曙光,但人們不難發現,目前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平衡的,一些關鍵問題還需要國際社會共同解決。

艾滋病規劃署認為,使高危人群公平獲得治療是全球應對艾滋病的一大挑戰。在東歐、中亞、北美以及中東地區,病毒感染者集中於藥物注射者、性工作者及其客戶、男同性戀等高危人群,但他們經常難以公平得到治療和護理。

艾滋病規劃署在亞美尼亞、白俄羅斯等中亞和東歐國家進行調查顯示,藥物注射感染病毒者接受治療的可能性還不到其他途徑感染者的一半。報告認為,歧視這部分人群的法律和政策、缺乏滿足他們需求的服務是擴大治療覆蓋率的重要障礙。

此外,檢測手段不夠快速和普及,也使部分感染者難以得到及時治療。特別是在中低收入國家,很多感染者並不知道自己染上病毒,約700萬本可獲得治療的感染者未及時進行治療。報告認為,將艾滋病測試納入日常衛生服務有助於提升檢測率,但僅這麼做仍然不夠,快速檢測和以社區為基礎的檢測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新的風險

艾滋病病毒變異非常迅速,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抗逆轉錄藥物療法,對耐藥性的擔憂也隨之而起。事實上,病毒的耐藥性已露出苗頭。

2005年,艾滋病病毒新增感染人群中,傳染型耐藥性(即人們感染上耐藥毒株)的比例僅有1%,而到2010年已達3%。中低收入國家接受艾滋病治療的人群中,產生獲得型耐藥性(即毒株在感染者體內獲得耐藥性)比例已達5%。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出臺預防和評估耐藥性的全球戰略,以設計有效的一線和二線療法,避免耐藥性進一步發展。

此外,艾滋病和結核病雙重感染問題嚴峻。2010年,全球880萬人罹患結核病,其中110萬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結核病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首要死因。數據顯示,80%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結核病患者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在該地區某些國家,82%的結核病患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規劃署認為,全球解決雙重感染問題的行動需要進一步加強。

資金缺口也在束縛抗艾事業。全球抗艾資金2011年達到168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了11%,但艾滋病規劃署認為,全球年度抗艾資金離2015年達到240億美元的目標尚有70億美元的缺口。

面對艾滋病,國際社會提出了“三零願景——零新發感染、零歧視以及零死亡。近年來的抗艾進展提示人們,人類目前已經有能力扭轉艾滋病疫情的潮流,只要團結應對挑戰,實現“三零願景大有希望。